如(表3)所示,目前高龄者选择网络获取知识还相对比较少。高龄者对科技产品操作熟练程度不高是一个主要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高龄者选择的是传统的传播媒介接受知识,反映出传统的传播方式虽然没有互联网功能强大,技术先进,但是在把握高龄者心理上要强于互联网的再教育网站,例如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龄者很喜欢某些广播电视中的养生节目,并且能从中获得很实用的养生知识。这些养生节目大多涉及高龄者日常比较关心的问题,如病痛的治疗方法,情感倾诉,子女交流等。从调研中可以看出,高龄者再教育其实不应该重视冷冰冰的课本知识,而是应该重视高龄者的心理,采取知识+生活的模式,让高龄者再教育网站帮助高龄者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加强高龄者的生活幸福感。
三、国外优秀高龄者再教育网站策略分析
我国高龄者再教育网站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一个国家先进的网站交互设计是与其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密不可分的,所以对一个地区高龄者再教育网站进行分析就不应该脱离其所处的社会圈。
在亚洲,日本的老龄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与高龄相关的再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日本政府通过成熟教育体系,大量以老年大学为依托兴办高龄者再教育网站,较好地满足了高龄者再教育的需求。
日本的高龄者再教育网站大部分是依托日本完善的高龄者再教育体系和老年大学而建立的。日本的老年大学也称为长寿大学,主要由广域型和地域密集型组成(表3.1)。
日本的高龄者再教育网站主要特点如下:重视激发高龄者兴趣的领域、与高龄者生活的息息相关,帮助高龄者提高生活品质的领域和社区活动必要常识和交流平台。通过网站便利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并且还对参与再教育网站的高龄者给予一定的职务,参与一些实际项目运行。日本的高龄者再教育网站区别于其他最主要的特点是细致贴近生活的服务态度。
(图1)为日本河合塾网站上的关于日本各地的著名老年大学的教室的指向图,是为了方便广大高龄者查询教室的地点位置。点击相应教室名称,除了可以看到教室的地址外,还包括周边环境和教学场地设施的图片,甚至是教室课桌的个数都能查阅。充分体现出日本高龄者再教育网站设计交互方式秉承的朴实,细致的态度和福利性的宗旨。
芬兰也是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16.75%。其高龄者再教育网站采用了独具特色的模式:第一,高龄再教育网站主要是依托大学进行运作;第二,如果需要高龄者参与网络课程,设施由相对应的大学提供,这样就保障了网络课程的高品质与权威性;第三,网络课程是由大学教授承担主讲;第四,高龄者可以选择参与到大学的评分机制中。
芬兰高龄者再教育活动设立论坛研究型交互小组,通过网络研讨会使高龄学员进行沟通,研究型小组会针对教授对某一主题,主题往往集中在高龄者自身利益和兴趣的问题上,例如:晚年健康状况、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等。要求高龄者学员通过正确运用实际观察法,而不是照本宣科讲大道理;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由于一些高龄学员需要安排其他一些活动,学员每学期可以选择其中的1-2门课程进行完整的网络课程学习。但是要求学生都需做出持续学习2-3周的承诺,芬兰高龄者再教育网站可以说是与大学教育网站融为一体的专业教育平台(图2)。
芬兰老年人再教育网站的设计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专业意识,突出了专业性与知识平等性,即对于高龄者来说,在知识面前也是和其他年龄的群体一样是平等的,不把高龄者从教育的大群体中分离出去。这正是由于芬兰高龄者对于自身学历和专业知识的重视比较高,基础教育出色等原因造成的。高龄者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晚年也想回溯到自己年轻时或大学时的美好时光,所以芬兰的高龄者再教育网站正是迎合了芬兰高龄者这样的心理依托大环境创造出独特的芬兰高龄者再教育网站的交互方式。
同时芬兰高龄者再教育网站的设计还采取促进鼓励高龄者亲身体验参与活动互动交互方式。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体验设计的原则非常相似。(如图3)所示,芬兰很多高龄者再教育网站会有意识地鼓励高龄者体验一些对身心有益的体育娱乐体验活动,鼓励高龄者多走出家门交流与运动。
结论
首先,高龄者再教育网站是属于高龄者教育社会圈的,及高龄者再教育的需求从宏观上讲是属于高龄者对整个再教育系统的要求,根据Moody老年教育的实现价值分为四个阶段:一拒绝与忽视(认为老年人失去利用价值)二社会服务(填补老年人生活空缺)三社会参与(增进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四社会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统整),我国的高龄者再教育正是处于第三阶段即社会参与(增进高龄者社会参与能力),向第四个阶段社会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统整)飞越,因此我国的高龄者再教育网站的功能定位也是增进高龄者社会参与能力向自我超越,自我统整飞越。
其次,由调研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高龄者需要的高龄者再教育网站是贴合高龄者生活的内容,是知识+体验结合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入丰富的体验设计元素,增加高龄者的参与感,与价值感。摆脱现阶段再教育网站只是冷冰冰的传授课本知识,应该把知识与高龄者的生活相结合,即知识+生活的方式使知识无形地渗透到高龄者生活的各个角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使高龄者晚年生活更加幸福与美满。
作者:郑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