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为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摘 要:针对建筑CAD课程现状,在认真分析和总结建筑CAD教学经验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工具软件教习中,需要软件教学结合课程设计的观点,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筑CAD教学的措施,对提高建筑CAD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建筑CAD;教改;软件教学结合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22-02
1 引言
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门与建筑学其他课程相关的交叉学科,在整个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既相对独立,又与建筑设计课程密切相关.对于低年级的设计基础教学阶段,其与建筑制图、建筑构成、渲染表现等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对于高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阶段,在学生已初具空间思维、形态构成能力的情况下,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能更好地表达设计构思、空间组合、材料处理等.而今,随着参数化设计、BIM等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中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目前高校的建筑CAD课程教学中,任然是处在甩图板这一低层次的应用水平上,在早期,这一技术的应用确实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益,特别是复制、阵列、修改等功能的出现,将建筑师从繁杂沉重的手工绘图这一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绘图精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参数化设计及BIM技术等新的设计方法的出现,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师的迫切要求.这也必将要求建筑类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来适应这些变化.根据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特点,建筑类高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真正意义上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这对顺应时代的发展,推行参数化设计及BIM技术是非常有益的,从而可以提高我国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平.因此,抓住时机,促进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根据笔者在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及所取得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解决问题的思考.
2 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现状
2.1 当前建筑CAD软件本身的缺陷
首先、由于初学者对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自身功能固有的缺陷性,往往使得初学者很难做到眼、手、脑三者协调并用,大脑中闪现的方案创意、设计理念不能够及时清晰的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建筑CAD制图的精确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建筑方案设计中所需要的灵感和感性思维迸发,设计者的创作激情得不到释放,反而会有一种成为电脑奴隶的感觉.
其次、电脑屏幕尺寸的大小总是有限的,绘图时只能通过对绘图窗口的缩放来实现对全局视图和局部视图的转换,容易导致学生关注的往往只是设计的局部,不能对建筑整体进行有效的把握,以致设计的方案出现比例失调、尺度失真的情况.
再次、建筑CAD软件的复制功能,使得一些相近或相似的设计图纸,只需进行简单的修改就能套用.这些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但也使得建筑设计从艺术创作变成为了一种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甚至有学生直接调用别人的图纸,造成学生过分的依赖电脑,不愿独立设计思考的弊端,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学习提高.
2.2 教学方法的不足
教学方法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单一化,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一般都采用PPT课件讲授结合上机演示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课堂内容丰富,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但仍有以下缺点:首先,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任然是填鸭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次,授课过程中知识点多、整堂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很难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融会贯通,没有做到边学边练,易造成学生疲劳;第三,在教师讲解演示后,学生得不到立即操作训练,使得学习效果大大降低.第四、教学内容简化,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机械的讲解绘图命令,很难体现学习该课程的价值.同时理论的空洞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学生学习本课程积极性不高,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2.3 上机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院校在制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时,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训两大部分.而很多教师对实训课程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实训内容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实训的内容碎片化,每次实训的内容不能前后衔接,学生对自己所做实训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能积极的投入到上机训练之中.
另一方面,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的问题,把实训看成是练习题,而不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没有真正基于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设置.通常是按布置实训题目-示范操作-学生重复操作-教师评分的流程进行,实训课程被看成是理论课程的后续阶段,是理论讲授完成后进行的课后练习,依然停留在我教你学,我示范你重复的教学模式上,教学主体仍然是教师,尚未完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
3 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在教育界,工具软件的教习,一直是独立的课程,一定程度上与设计教学相脱离.设计为体,软件为用,是工具之于目标的本源性质和作用,对于建筑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教育应有这样的认识,即无论设计的软件如何,设计是对建筑体的研究,建筑专业教学的核心是“设计”,因而在工具软件教习中,需要“软件教学结合专业设计”.
3.1 教学内容改革
采用“项目教学法”,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设计表达为线索的建筑CAD教学,将建筑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改革根本出发点就是将辅助设计软件的运用与建筑设计的过程结合在一起,重点讲解辅助设计软件在建筑设计过程的方法与应用,将软件的讲解完全融合在设计过程中,达到在设计过程中学会软件运用的目的,建立以设计表达为线索的建筑CAD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正在设计或刚刚设计过的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建筑设计课题内容(如三年级的旅馆设计等),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具体建筑设计实例的辅助设计方法上,尽量不单独讲解绘图命令的使用,而是把要讲解的绘图命令融入到具体设计实例中来学习.同时,根据建筑CAD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时安排上应尽量减少理论课的课时,增加上机操作的时间.随着绘制的图纸的不断增加,学生对软件的掌握水平就会逐渐提高,每完成一张图纸,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比使用传统教学法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