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建设探讨(3)
2012-08-28 21:57
根据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微波改光实施方案,在对光设备的安装、调测、业务割接及微波设备的拆迁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小对业务的损伤。
3.3 边缘层、接入层微波设备改造
应根据目标网络的组网原则、网络安全性、基站覆盖区域的业务量、市场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对边缘层、接入层光缆设备进行改造。
4、光设备网络优化建设思路
由于联通和网通的融合,两个传输网可以互相利用,优势互补,网通的传输网建设时间较长,市内管道多,这为今后扩大基站建设提供了便利。
外市县的光缆已覆盖到乡镇村屯,这为外围基站建设或改造提供传输保证。
如何利用好两网的传输资源,对原联通移动传输网进行改造优化就显得非常必要。
a)制定详细的网络优化方案;分公司根据网络优化方案,制定详细的网络优化工程安装、调测、割接实施计划。
b)应根据业务的流量、流向,解决现网存在问题,完善和优化网络结构、通路组织;对于具有多个厂家设备的本地传输网,以纵向划分为原则,使本地网组网层次清晰(核心层、汇接层、边缘层、接入层),最大可能实现端到端的高效调度;优化后的网络应达到结构合理、系统安全、应用灵活、满足多业接入的需要。
c)根据优化网络承载的业务量及结构复杂性,分阶段对业务进行割接入网,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现有业务的损伤。优化网络具备业务割接条件后,分批对业务进行割接,与被优化网络并行运行三月个后,对优化网络进行稳定性测试通过后,再对被优化设备进行拆除、搬迁。
d)在网络优化过程中,做好工程、维护的标准化整治和工程物流管理工作。
5、网络优化改造后设备利旧建设思路
为了保证网络优化改造后的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改造出的设备提出如下利旧思路:
a)预留40%的设备用于新建基站的应急接入;对新站传输接入进度要求快的区域,可通过改造出的设备临时接入。
b)预留20%的设备用于数据及互联网业务的接入:对一些新增数据及互联网用户,难于及时提供光缆线路传输需求的接入点,可通过预留设备临时接入。
c)预留20%的设备用于山区及边远地区的新建基站的接入:对山区及边远地区中,距离长、业务量及级别较低的基站接入,可采用无线接入形式进行传输接入。
d)预留5%的设备用于抗灾、抢险应急通信:发现规模较大的自然灾害,造成光网络较大面积瘫痪时,及时调用改造出的设备对局(站)重要业务及级别较高的进行抢修、保护。
e)预留5%的设备用于重要局(站)的业务负荷分担:对本地区重要局(站)的重要业务(如信令、专线),可采用容量较大的改造出设备进行业务负荷分担,确保光网络严重故障时,及时疏导业务,最大限度地减小业务损失。
f)预留5%的设备用于单支线光接入点的备份:对单支线光接入点,并且业务级别高的大客户及数据专线,可通过叠加设备接入双备份方式对业务进行保护。
g)预留5%的设备用于备品备件:对部分改造出设备,若使用年限较长且拆迁过程中损耗较大,无法重新使用,可把其部分部件可作为备件使用。
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建设探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