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C语言课程实验中的应用

2013-01-19 16:04

 张浩 内蒙古师范大学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中上机实验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C语言课程实验的评价方式研究成为一个的热门问题。表现性评价以其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成绩或结果,而更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的评价特点,显示出该种评价方法在C语言课程实验评价中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评价量规,PTA量表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一)、表现性评价的界定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又被称为“基于表现的评价”(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 3P”评价(performance, portfolios, product assessment)。表现性评价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来测量学生的状态。R.斯廷金斯(RichardStiggins,1987)对于表现性评价的权威性定义为表现性评价是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一系列尝试。

表现性评价之所以成为上世纪 90 年代教育界和测量界的热门课题,是因为它符合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认知心理学理论(modern cognitive psychology)等现代教育理论。

(二)、表现性评价的发展

1、国际上,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表现性评价在许多国家受到格外的重视,英、美等国在 80 年代后极为强调详细的学习目标及表现性评价,重视对研究技能、观察能力、口头表达技能、交际能力、合作能力、仪器操作能力、调查与设计能力的训练与测评。这些能力的测试主要通过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口头作业与听力作业、表演等加以实现。在澳大利亚、英、美等国有一些成功的尝试。总的来说,国外对表现性评价的应用已经趋于比较成熟的阶段,评价专家和教师们对提高表现性任务的结构、结果效度、类推性的策略和技巧做出大量的研究;各州或地区开发大量可参考的表现性任务以及统一的各学科表现性评价标准,以备教师参考。

    2、国内,自20049月起,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区)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历时近4年,表现性评价受到了课改区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在各学科中进行了许多尝试性的探索。从目前国内的应用范围来看,表现性评价主要在日常教学评价领域中推广,旨在通过它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从未来的高考改革趋势以及 07 年的各试点省的高考方案来看,大学对学生的选拔将会逐渐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其中。表现性评价以其侧重实践和真实的特点必将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工具。

二、C语言课程实验评价的现状和表现性评价的优势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必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又是一门实际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实验是课程进行的重要环节,提供资源,集中时间给学生充分的编程实践机会,但其实验的评价方式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的发展。传统的等级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更注重学习结果,反馈信息有限,把程序设计能力这样涉及知识性、技能性、情感态度等多个目标领域的学习成果,只当成了知识性的学习成果,基于课程设计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课程设计要求了,应当有所变革,以适应教学的发展,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表现性评价在课程实验评价中的使用日益得到关注,表现性评价融入到C语言实验课程教学之中,是教学评价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也必然要求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学生设计程序是一项复杂的表现性活动,与之相适应,对其进行表现性评价成为可能。表现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公开地、全方位地展现自己,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表现的观察来评定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包括题目设计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程序调试修改能力及相应的个性心理发展。通过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提高,为学习者打下良好的程序设计基础。由此,表现性评价应用于C语言课程实验具有更多优势和生命力。

 


表现性评价在C语言课程实验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之我见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