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区域自然地理研究
区域研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国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自然区划(初稿)丛书、70~80年代的中国自然地理丛书的《总论》、任美锷主编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赵松乔的《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a》以及各大学地理系编撰的《中国自然地理》教科书等。
区域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丰硕。《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64] 从综合自然地理、地貌、气候、水文、地下水、土壤地理、植被以及动物地理等方面对干旱地区分别进行了概要分析和探讨。《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概要》[65] 分析了新疆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概况,并对区划划分的各个单元进行综合研究,阐明其基本特征及其利弊,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设性意见。《西藏自然地理》和《中国的青藏高原》[66] 全面阐述了青藏高原基本自然特征、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诸多要素,揭示了高原区域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其中,《西藏自然地理》是我国第一部重视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区域地理阐述的著作,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赞扬。《横断山区自然地理》[67] 讨论了横断山区地域分异特点、垂直自然带谱、地形因素以及区划界线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自然区划。《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探讨了高原山地地区土地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分析了土地类型、土地结构、土地分区、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发展规划和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等子系统,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中国绿洲》[68] 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干旱荒漠区的基本自然地理过程,绿洲地域系统及其类型、特征和演变,绿洲结构及其功能,绿洲经济与文化,绿洲发展规划与管理体系建设等。《中国天山自然地理》[69] 是对我国境内天山全面系统论述的自然地理著作。此外,较具代表性著作还有《湖南自然地理》[70]、《湖北省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1]、《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2]、《青海省自然地理》[73]、《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74]、《南迦巴瓦峰地区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75]、《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自然地理》[76]、《广东自然地理》[77] 等。可见,区域自然地理研究大多与综合考察相结合,始于边远、资料缺乏的地区,而后才逐渐向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地区延伸。同时,研究亦从单纯的自然地理学向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此外,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坡地改良与利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以及环境脆弱与环境冲突研究等领域亦都取得成绩[78~80]。
区域地理学新的发展趋势包括综合研究与区域整合、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地理研究的信息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几个方面。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关注人在区域性质的产生、延续与演变时所起的作用[81]。
6 结语
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去其存在的依据[8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符合学科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地球表层整体研究的需要。综合自然区划、土地系统科学、现代自然地理过程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是相互联系、彼此结合的,区域、类型和过程的综合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基础,也是地球系统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和专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资料基础。为了综合,需要分析。既要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学,也要发展部门自然地理学,重要的是要把它们联系起来[83]。但是在过去已经取得的进展中,分析的深度和综合的广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欠缺和不足。虽然我国已累积了地面台站观测、遥感对地观测、长期野外观测、实验室模拟与理化分析、社会经济统计等海量时空数据,但是,所取得数据、资料的地点不同、时间有异、方法口径参差不齐,要分析、综合这些资料来揭示自然环境的具体规律及其变化过程,难度极大,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今后,在研究的方法论上,需进一步强调以自下而上(bottom up)方法为主,以自上而下(top down)方法为辅,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综合,把所研究的部分置于整个系统之中,力求与相邻部分的衔接[84]。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看,定位试验、数据库、系统分析、专家智能、计算模拟、对地观测、空间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发展为自然地理综合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系统分析和综合集成的方法将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可以大大促进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并提高到一个新的研究水平。中尺度对地观测系统数据资源将日益丰富,也对综合自然地理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85]。在研究方向方面,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正向着黄秉维先生晚年提倡的综合区划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理论、方法,在严密完整理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都有待深入;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将会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研究始终还会是地理学家综合格局和过程,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操作平台[86]。传统的区域地理学多是要素的集合,如何实现跨学科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研究的突破口。地理学应该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如不与经济、人文结合起来,仍不能起到为社会出谋划策的作用[82,87],因此,无论从学科发展,还是从应用实践的角度,今后应不断加强与人文地理学的密切结合,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在实践上,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综合自然地理学可以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作用,为国家建设和人类美好未来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