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案例教学初探(2)

2012-08-28 21:06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 经过近百年的探索, 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显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   但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应编写出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 建立教学案例库。
  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的原则, 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 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
  教学案例要突出“精”和“新”, 所谓“精”就是不求量多, 但求质高, 所谓“新”就是案例要与时进步, 具有时代特征。对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体会: 如每逢年末, 组织学生适时地搜集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网络系统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主要资料和数据做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 学生在完成案例的编写过程中, 既锻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也提高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是统计课的一个教学目的, 因此这项工作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2. 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应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 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 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 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 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 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员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 并注意启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使学员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 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 教师起引导作用, 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 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 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 实施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增加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们的学习有1.0%是通过味觉, 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 11.0%是通过听觉, 83.0%是通过视觉取得的。因此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 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 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 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 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 增大课堂信息量, 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力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闫晓波。 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建设问题[J]. 北方经贸, 2002, (2):116~117.
  [2]胡嘉牧。 案例教学法在统计探究学习中的应用[J]. 教育与职业, 2004, (1):53~54.

《统计学》案例教学初探(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水稻氨同化过程中碳氮代谢关系研究(lx15)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