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实践与思考(3)
2012-08-28 21:09
3.1.3加强示范户的能力建设。①在集中培训、系统学习中更新知识和技术。加强培训,更新技术是提高示范户素质、实现科技兴农的根本措施。要积极励示范户参加农广校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对于科技示范户自愿上农广校的,村或乡可提供一定学费;农闲季节邀请上级农业部门专家讲课;对科技示范户实行绿色证书培训[3]。②在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中提高示范户生产、经营和推广能力。黔江区属偏远山区,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对推广科技成果不热心,他们对贫穷落后状况束手无策,大部分外出务工、做生意。面对这种局势,应抓住威信较高、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作为示范户,将农业技术直接应用于他们的农业生产,并提高他们各项管理技术,促使他们尽快成为率先脱贫致富的农户。③在试验过程中提高示范户科技水平。即将科研项目从试验设计、布设、观测到结题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全部放在农民身边进行,让农民参与其中,等到项目完成时,农民就会完全掌握各项技术措施,也会辐射带动周围一大批人仿效学习。④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培养示范户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在搞试验的同时,可能会遇到农民反映强烈、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对此,可以在有代表性的个别户中试验性地予以解决。这样既减少经费的浪费,又可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还能推动科研工作的进行,并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⑤在组织典型经验交流中不断提高。为增强示范户的辐射作用,加速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每年召开1~2次示范户经验交流会,边学习、边交流经验,让各村示范户代表介绍科学种田、科技致富和带动农民进行科学种田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共同学习借鉴,共同提高。⑥家庭综合生产中培养科技示范户多种经营的规划和统筹能力。农业科技涉及到农、林、牧、渔等各种生产领域,可以根据当地生产结构与实际情况,着重培养“庭院经济示范户”,实现劳力、土地、农副产品等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持续增产增收。
3.1.4对示范户实行规范化动态管理。①建立科技示范户档案、实行注册分级管理。将示范户分为区、乡、村3级,主要抓尖子户、重点户、典型户。分级管理有利于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的合理安排,避免项目重复布置,使各级责任明确,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满足不同层次示范户对技术的要求。②发证挂牌、综合考核。为了确认示范户在“三级一户”农技推广体系中的合法地位,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可以为他们颁发农业科技示范户证书,为各级示范户挂牌,实行注册管理制度。同时,明确示范户的条件、标准、权利和义务,制定对示范户定期走访、指导、培训、检查评比、注册管理等各项制度。每年对各层次示范户进行1次综合评定,对不合格的示范户予以淘汰,以对优秀的示范户予以奖励。③技物结合,优惠扶持。对各级示范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享受以下优先:优先得到科技信息和资料,优先参加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优先安排试验项目,优先优惠购买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农膜,优先参加职称评定和学习深造,优先承包适度规模的农田,择优选拔为技术员。
3.2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主体的建设
3.2.1建立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机制。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渠道收集、存储、整理和处置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关信息需求,对农技推广工作进行调控和反馈。通过信息反馈机制不仅可以检查农技推广计划是否设计科学,农业技术推广是否到位,农技推广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农民的需要,还可以增强农技推广工作中的自我纠错能力,使农技推广工作处于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建立畅通高效的需求反馈机制,是农技推广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①农技推广中信息反馈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要求信息反馈者站在全局上把握系统状态,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全面信息;二是实时快速原则,建立畅通的渠道,把农民需求信息实时快速地传递给决策者;三是规范化原则,把征询农民需求信息和为其他部门提供有关信息列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站的职责范围,推动信息反馈规范化管理;四是分工与合作原则,有关单位、人员在分工基础上,应相互配合,共建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发挥整体功效。②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模式与流程。构建“以农户为中心,以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平台为依托,多方协作”的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模式。一线农业推广人员入户调查坐诊咨询获得的需求信息,除了向乡镇(区域)中心做工作汇报外,还要反馈给对口业务站,并通过互联网定期不定期与农业信息服务中心进行交流。③农技推广系统中信息反馈的形式与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收集与反馈农民需求信息,确保农民需求信息全面、准确、迅速地传递到农业技术推广有关部门。开展农民需求问卷调查活动。制作信息采集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获取农民科技服务的需求信息。结合下乡现场收集,农技人员在包村入户和日常各项推广活动中注意发现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新需求,随时了解农民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反馈。村级服务站设兼职农业信息联络员,定期召开村级服务站会议,座谈讨论,交流有关信息。④开发应用农民反馈的需求信息。通过以上各种渠道采集到的信息,经整理分析,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开发应用。农技推广部门根据这些需求信息,及时修订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行动计划、工作内容、推广目标、重点技术,使农技推广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实际需要同步发展,建立新型的农业服务推广运行机制。
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实践与思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