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地区小麦田害虫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2)

2012-11-01 22:31


  2.2查治麦蜘蛛
  2009年采用30%高氰·辛乳油等药剂进行药剂筛选试验,以30%高氰·辛乳油375mL/hm2效果最佳,其次为21%威力士可湿性粉剂450g/hm2,二者差异不显著,药后3、7、15d校正防效均稳定在96%以上。20.2%阿维·唑磷乳油375mL/hm2药效发挥较慢,药后3d校正防效仅为82.81%,但药后7、15d校正防效达到90%以上。80%敌敌畏乳油750 mL/hm2残效期较短,药后3、7d校正防效达到95%左右,但药后15d校正防效下降至82.5%。从历史看,麦蜘蛛在如皋地区麦田发生一直很轻,近1~2年来处于上升危害阶段,地区间、田块间发生为害很不平衡。麦蜘蛛在连作麦田靠近村庄、堤堰、坟地等杂草较多的田块以及在低洼潮湿或群体大的麦田发生较重,上述类型田是查治的重点。由于麦蜘蛛可以成虫、若虫或卵越冬,成虫、若虫冬季几乎不休眠,越冬卵于2~3月陆续孵化,为兼前顾后,必须掌握适宜防治时间。一般于3月中下旬参照防治标准进行防治。此外,应协调运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一是及时增施速效肥料,以促进麦株恢复生长,提高抗螨耐害能力;二是采用轮作换茬、麦收后浅耕灭茬等方法,降低虫源。
  2.3兼治灰飞虱和粘虫
  正常年份如皋地区小麦田蚜量达标期主要在5月上中旬,该阶段与1代灰飞虱低龄若虫盛期有一定吻合度,这为开展麦田害虫药剂总体防治提供了较好条件。据试验,麦田治蚜对灰飞虱的兼治效果可达50%左右。此外,3月中下旬防治麦蜘蛛,可兼治越冬代灰飞虱。常规防治条件下麦田治蚜对灰飞虱兼治效果有限。分析原因,一是防治时间不协调,小麦穗期蚜虫防治适期与灰飞虱1代低龄若虫盛期吻合度年度间存在一定差异;二是防治部位不同,穗期防治麦蚜农民习惯对准小麦穗部喷药,而灰飞虱在麦株上、中、下部都有。常规用水量对植株中下部的灰飞虱兼治效果较差。
  
  3参考文献
  
  [1] 张丰,吴蕾,石建伟,等.小麦害虫无公害治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75,181.
  [2] 曹雅忠,李克斌,尹姣,等.小麦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及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2006,26(8):11-14.
  [3] 周春敏,邢德利.2004年小麦蚜虫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J].河北农业科技,2004(8):16.
  [4] 李建军,李修炼,成卫宁,等.几种不同类型药剂防治麦蚜的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52-55.

如皋地区小麦田害虫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极简主义园林中点\线\面的运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