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辐麦16号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2)

2012-11-01 22:33


    2.4.5化学除草。双子叶杂草较多地块,用2,4-D丁酯乳油0.75~0.90kg/hm2,对水450kg机械喷雾;单子叶杂草多的地块用6.9%骠马乳剂750mL/hm2对水450kg喷雾。
    2.5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和机械分段收获在蜡熟后期进行,联合收割机收获在完熟初期进行。收获损失不得超过3%。
    参考文献
    [1] 夏洪玲.强筋春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2007,28(1):17-18.
    [2]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78号选育[J].小麦研究,2007,28(1):23-25.
    [3] 卫云宗.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临旱6号[J].小麦研究,2007,28(1):35.
    [4] 王兴语,孙钦洪.鲁东南冬小麦高产施肥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2):108-109.
    [5] 侯秀涛.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汶农6号[J].农业科技通讯,2007(2):54-55.
    [6] 姚卫华.优质春小麦寒地高产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2007,28(2):34-36.


龙辐麦16号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水土保护防风固沙植物(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