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认真抓好桑园管理
首先要耕耘桑园,分春、夏、冬3次,春耕在桑树发芽前,结合施肥进行。春耕深度10~15cm,夏伐后结合施肥进行夏耕,夏耕深度10~15cm,冬耕在土壤封冻前结合施冬肥进行,深度为20cm左右。桑园除草通常结合耕耘一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常用人工及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化学除草一般使用对蚕较安全的除草剂,如草甘膦、百草枯、扑草净等。要注意对桑园灌溉和排水,观察桑树长势,在桑树生长季节,新梢生长缓慢、节间缩短,或出现止蕊现象,或顶端2~3节嫩叶比生长正常的明显缩小,表明桑叶抽水,应立即灌水,用目测土壤湿度的方法,测土壤含水率确定排灌水时期。桑园施肥总的要求是狠施夏肥,巧施秋肥,重施冬肥,普施春肥,做到氮、磷、钾配合使用。一般春肥在养蚕前10~15d进行,施碳酸氢铵1 200~1 500kg/hm2,也可泼施人粪尿等有机肥;夏伐后,在桑树新梢长到10cm,追施夏肥,施碳铵1 800kg/hm2,配施氮、磷、钾肥;冬肥可结合冬耕深层施肥,施农家肥7 500~9 000kg/hm2,施肥方法有穴施、沟施、撒施等。
3.3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低产桑园的改造力度
要加强管理,合理用叶,精心平整桑园土地,加强桑园管理。科学施肥,提高桑园的抗逆性。合理采叶,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桑树人为的机械损伤。补植,可直接补栽良桑壮苗,或补植实生桑苗,下年用锯桩芽接的方法进行改造,截干复壮,增产桑叶,用于树干过高、采叶管理不便或上层干衰弱、发桑数少的桑树。主干良好的桑树,可采用截干更新的方法,截干时间一般在春季液流动以前,将树干分叉上方锯断,促进潜伏芽萌发,进行老树复壮;可采用嫁接复壮;或对难以改造的老桑园采取老树更新的方法,以新栽来代替老桑树,提高叶量,改良品种。对产叶量低的品种,如实生桑、剑持桑等,用嫁接的方法将低产品种改造成良桑品种[3]。
3.4指导农户正确掌握各个龄期桑叶采摘的方法
春期1龄以嫩绿叶为宜,叶位为3~4位叶;2龄以浓绿叶为宜,叶位为5~6位叶;3龄采浓绿色的三眼叶(止蕊叶);4龄采三眼叶,枝条下部叶及小枝叶;5龄采用新梢叶的芽叶或线条叶。夏蚕1~2龄先采新条的适熟叶,3龄吃疏芽叶,大蚕期用桑采用疏芽叶及新茎部叶。秋蚕期1~3龄选用枝条上部的适熟叶。采用时间分早、晚2次,大蚕用叶采摘基部叶。大蚕期间用桑量多,运到贮桑室立即倒出,抖松散,严防桑叶发热变质。注意适时分簸,一般要求1龄2簸,2龄4簸,3龄8簸,掌握蚕密了则分簸原则。喂叶前15min匀座,1~3龄2次/d,大蚕不定;小蚕的消毒主要用漂白粉防僵粉、防病1号,小蚕期漂白粉防僵粉的有效氯含量为2%,按1份漂白粉加12份鲜石灰;大蚕按1份漂白粉加7份鲜石灰;消毒方法是将防僵粉用纱布袋装好,均匀地撒在蚕体上,15min后方能给桑,一般要求早上喂叶前消毒,消毒数量以薄霜为宜,大蚕还可以用石灰进行消毒。
3.5加强簇中管理
大批结茧后,拾出游蚕,另外上簇。上簇后期,塑料折簇做好翻箔清理蚕粪、病死蚕工作,防止鼠害,稳妥处理不结茧蚕,总之簇中管理要做到“三干燥”,即簇室、簇具、簇中环境干燥。采茧时期一般全部化蛹为6~7d,采茧时先摘山死茧和烂蚕,以免污染好茧,同时要一面采一面选,按上茧、双宫茧、次茧和下茧分开。售茧后,要认真配制药液,对蚕房进行全面洗消,对小蚕室和周围环境消毒。真抓实干地把工作落到实处,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发展蚕桑生产。县委、政府把种桑养蚕生产作为致富产业来培植,把蚕桑生产的发展作为当前重要产业来抓,把大街乡种桑养蚕生产发展作为县蚕桑生产的窗口,建成蚕桑生产基地,达到一定的养殖规模,才能使蚕桑生产走向产业化、市场化[4]。
4参考文献
[1] 和绍禹.栽桑养蚕高效新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2] 程铁民,鲁艳君,童盛忠.提高效益稳定蚕桑产业[J].蚕桑通报,2009,40(4):49-50.
[3] 罗坤,朱树贞,徐明,等.云南山地蚕桑产业发展[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6):1746-1749.
大街乡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2)
2012-11-01 22:37
大街乡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