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桑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2012-11-01 22:44
2.1完善桑树病虫预测预报网络
搭建信息平台,共享资源,指导并服务生产。充分利用病虫测报信息,对桑树病虫灾害性事件实时监测,对暴发性病虫实时监控,快速反应,从容应对。建立害虫发生的预警机制,为防治工作做前期准备。确立主要、优势害虫,科学制定防治阈值。分析气候环境动态,调查害虫发生基数,根据当地桑树病虫档案,抓住桑园主要发生的害虫进行密切观察、跟踪,掌握其发生态势,确立主要防治对象,兼顾防治其他害虫。桑园中不可能仅仅只有1种害虫发生危害,所以在防治实践中,要以桑园田间虫口复合发生指标来确定防治阈值。 2.2提升农业防治意识,强化农业防治措施
除草、耕翻、冬季清园、整枝修拳、束枝剪梢、挖病株、掏蛀屑、刮虫卵等。把桑树病虫防治贯彻桑园管理的全过程,将桑园管理的各项工作与防病治虫相联结,营造“防重于治”的氛围。
2.3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为了防治桑树病虫的危害,开发安全、高效的能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杀虫剂是防治害虫的趋势,当然,天敌的保护与利用也必须高度重视。
2.4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
在桑树病虫的防治中,化学防治起主导作用,应选择防治桑树病虫的专用农药。一是在目前农药市场品牌、品种纷繁中筛选适合桑树病虫防治的农药;二是根据桑树病虫防治特点结合家蚕对农药的高敏感这一特性,有针对地开展桑树病虫防治专用农药的研发,保证生产安全。
抓住关键时期,科学用药,以最小最便捷的投入取得最好的病虫防治效果,由于桑园建设及目前养蚕、制种的责任制形式决定了桑树病虫的防治必须实行统防统治,统一筹集资金,统一用药,统一技术要求,统一防治时间,从防治时间来看,能抓住最佳防治适期,从防治空间上看,能增加防治效果,从防治措施上看,能有效避免家蚕农药中毒。桑树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是春季“白条治虫”,二是夏季“白拳治虫”,三是冬季“关门治虫”。改进喷药技术,提高农药有效施用率,针对优势害虫的发生,选择对口农药,一药兼治、混配兼治,注意桑叶正反两面都必须喷到药液,配药对水应严格按照用药数量和浓度标准,规范配制,保证用药量。根据桑树不同的生产期、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及药械、害虫发生部位、农药类别确定施药方法。
2.5提倡应用物理机械法防治
利用害虫对光、温等的特殊趋性和习性,采用黑光灯诱杀、阳光杀虫、食料诱杀、潜所诱系等防治桑树害虫。
2.6重视灾害性气候对桑树病虫发生预警机制
灾害性气候是指由于气候异常或异常气候条件而使桑树生长与养蚕环境遭受为害或破坏,其主要特点有:①来势比较突然;②发生频率较高;③受害面广量大。灾害性气候除本身直接危害蚕业生产外,由于其对环境的改变,使得桑树病虫的发生也出现了异常。例如,灾害性的厄尔尼诺气候的发生,常常出现夏季雨带,长时间滞留在长江以南,在雨水偏多、凉夏气候条件下,桑尺蠖、桑螟、桑瘿蚊等害虫的后续世代以及桑赤锈病、桑灰霉病等病害得以免受伏夏高温干旱天气抑制,当这些桑树病虫害的田间优势,特别是经过一个温暖冬季积累起来的田间优势,一旦确立即会迅速暴发成灾;而长江以北的地区常会出现大范围的旱情,不但影响夏季桑树生长,还会引发桑树红蜘蛛、桑蓟马等微体害虫的暴发成灾。为此,蚕业工作者必须关注气候动态,根据中长期气象预报,特别是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变化。结合当地桑树病虫调查基数、可能发生种类,利用蚕业网络及现代信息平台,建立预警发布机制,准备多套防范预案,服务蚕业。
浅谈桑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