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安全工作的新模式与创新思维(3)

2021-05-13 22:02

(9)维度九:各层级应普及安全知识及常识,做好现场技能传帮带等项工作,防止作业人员因无知而无所畏惧地违规违章冒险作业。各层级应创新安全工作模式,将其他学科的成熟经验应用于安全生产过程中,用心理学来分析员工的安全心理活动,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人机事故隔离屏蔽,用质量管理工具推进安全精细化管理及精准化作业等,使每名员工将安全工作入心入脑入平时的作业行为之中,以此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的概率及事故伤害的程度。

4创新开展安全工作的“三移”模式

安全工作是一项生命至上、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需要每名从业人员从自身层面上必须遵章守纪、推进精细化管理及精准化操作,使自身及他人远离伤害事故的困扰。

(1)安全工作应前移至防范。安全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及综合治理,没有事故不是绝对的安全,没有隐患才能保证安全。对此,各层级必须前移安全关口,主动查摆隐患、治理隐患、评价治理效果,将危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不能用血的教训来换取经验,不能用直接事故来获取预防措施,应该对安全工作进行深层次思考,不断创新安全工作模式,现场辨识动态危险源并对危险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务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2)安全工作应下移至每人。安全工作不能有盲区及死角,每名从业人员必须适合及满足作业活动安全的要求。各层级应强化安全培训及安全教育工作,不断转变每名作业人员的安全观念、规范每名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培养每名作业人员的安全习惯、提升每名作业人员的安全素养,使每名作业人员成为安全控制中心,成为个体安全事故的预防者而不是激发伤害事故的隐患,只有每名作业人员都能严格标准化作业、实时进行安全确认及事故防范,开动脑筋想安全工作之所想、急安全工作之所急,才能实现“无条件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

(3)安全工作应上移至机制。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工作体制,配置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保证安全工作健康有序运作。安全工作的红线思维及底线意识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整个过程,安全工作的绝对优先思维及法律意识必须牢记在各层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头脑之中。安全工作的激励思维及惩戒意识必须不打折扣地加以落实(安全工作奖让人眼红、处罚让人心惊),用机制进行引导,用机制进行影响,用机制进行触动,用机制进行改变,只有每名人员都能够关注安全,才能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及健康向上的安全文化。

5新时期安全工作要做到五坚持

5?1坚持安全绝对优先的观念

安全工作与每名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为此,每名从业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主动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每名从业人员在从事各项作业活动时,必须落实安全绝对优先的观念,不能鲁莽蛮干、不能冒险作业,使自己的作业活动规范化、标准化,必须绝对遵章守纪,不能使自己的作业行为偏离规章制度的约束,不能简化作业程序、不能对安全信息不确认而误传递。在作业活动前对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要进行充分辨识,有危险的作业活动在没有采取绝对有效的安全措施时不能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生突发危险事件必须首先采取保护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的应对措施;在作业活动后应对安全工作进行自省及深层次的思考,自觉消除安全工作的缺陷,全力解决安全工作的问题,不能遇到安全缺陷视而不见,不能遇到安全问题拖延不办。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绝对优先的观念,宁可生产可以停从业人员不能伤,宁可让不符合安全资质的从业人员下岗也不能让其在岗上发生事故,宁可因惩戒使个别从业人员不理解也不能让其受到伤害后而理解。

5?2坚持安全持续改进的原则

安全工作必须强化持续改进的原则,对动态隐患必须及时配置充足的资源进行综合治理,不能得过且过、不能被动应付;应充分发动管理人员查“三违”、全体从业人员查隐患、全体从业人员治理隐患;应充分发挥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潜能,对安全合理化建议认真付诸实施,防止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漏洞而连锁引发伤害事故。坚持安全持续改进的原则,上层组织必须当好下层组织的“资源供给后勤部长”,为持续改进提供充足的条件,下层组织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隐患限期进行改进,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隐患进行预防,形成各层级相互联动改进的态势,没有隐患才能实现过程的相对本质安全。

5?3坚持提升个人素养的培训

安全工作必须强化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不断提升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使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能够满足及超越作业活动的各项安全要求。只有每名从业人员实现了自身的本质安全,企业的系统安全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只有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能力足够强大,企业的安全工作才有稳固的基础;要防止因个别安全问题员工的一念之差及一时之误而引发伤害事故,给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5?4坚持安全人人担责的机制

安全工作作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层级及每名从业人员的责任制,推进区域自主安全控制,若发生事故直接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惩戒与惩罚;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必须不能有盲区、不能有死角、不能有遗漏,坚持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人人担责的运行机制,使每名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安全红线底线意识、必须持有安全责任法律意识、必须持有生命至上的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主动担责、主动提升技能、主动防范事故,每项作业活动必须落实“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及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5?5坚持过程精细管控的模式

安全工作必须对日常过程进行精细化管控,从细微处发现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及时进行纠正与预防,不能粗心大意、不能马马虎虎、不能随心所欲。每名从业人员应从细微处培养自己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度及敏感度,主动学习安全知识、主动掌握安全技能、主动应对突发事件;每名从业人员不能对上层组织的安全检查及安全监管有逆反心理及抵触情绪,要本着对安全工作有益的原则,持续消除日常安全工作缺陷,实现每项作业活动的相对本质安全,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6安全工作的“五个在于”

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精益求精的工作,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综合治理,需要务实落实安全工作方针,需要过程强化检查与监管,进而实现“无条件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

新常态下安全工作的新模式与创新思维(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