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强势模因 模因论 顺应论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 语用策略
论文摘要:模因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本文运用模因论和顺应论对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的模因现象进行语用分析,旨在揭示标题中运用强势模因的语用策略。
1.引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体育新闻。他们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择并获取较多的体育信息。此时,体育新闻的“点睛之笔”,体育新闻标题的重要性便彰显出来。体育新闻工作者极其重视标题的撰写,使用各种语言手段,比如强势语言模因,以此增强标题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鉴于此,本文从美国主流报纸Los Angeles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and U.S.A. Today的官方网站筛选出部分较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体育新闻标题,从模因顺应的视角对标题中的模因现象进行语用分析。
2.模因论和顺应论
2.1 模因论
模因是文化信息传播单位,模因论则是研究模因的复制传播机制。模因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生存竞争。只有通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这四个复制阶段,同时在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三方面表现值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在竞争中有些模因多次得到较忠实的复制,并长时间存活下来,这些模因称之为强势模因。强势模因既包括强势的语言模因又包括强势的思想或文化模因。
体育新闻标题承载着体育新闻的主要信息。此信息能够在读者之间得以复制和传播。在模因论的视角下,体育新闻标题是一种模因。体育新闻工作者可以将这种新的模因捆绑到复制传播能力强大的强势模因上面,增强其自身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通过模因复制传播的四个阶段。
2.2 顺应论
为了深入分析模因现象,笔者将顺应论纳入了本研究中。顺应论指出,顺应性是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语言策略的选择都应该顺应交际双方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的相关交际语境因素。顺应论旨在为描述和解释复杂的语言行为提供一种功能性综观,即从社会文化认知的整体角度研究言语交际,为语用研究奠定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3.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使用强势模因的语用策略
3.1 直接引用策略
在撰写体育新闻标题时,新闻工作者会直接引用习语,比如固定短语和谚语。习语,这种强势的语言模因,既有相当固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又有大众广泛认同的意义。新闻标题中使用习语可以增强其亲切感和可接受性,为读者创造他们熟悉的语言环境。请看下例:
(1)Cardinals’ Kerry Rhodes wasn’t Seeing “Eye to Eye”with Jets
(U.S.A. Today, Mar. 8, 2010)
固定短语see eye to eye with本意是“意见一致”。(1)中直接引用此习语并与否定词wasn’t连用,形象地传达出球员Rhodes与球队Jets之间出现意见分歧的信息。
(2)No News Is Good News on Anti-doping Testing at Olympics
(The New York Times, Feb. 27, 2010)
谚语no news is good news本意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2)中直接引用此习语准确地传达出温哥华冬奥会上暂未传出使用兴奋剂的消息,这本身就是一个好消息。
3.2 修辞策略
在撰写体育新闻标题时,新闻工作者会灵活得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比如押韵、对偶、隐喻、一笔双叙等。将修辞手段,这种强势的语言模因,应用于新闻标题中,与新闻标题的具体语境结合,可以生动有效地传达标题所承载的信息。例如: (3) December to Remember as Three NBA Teams Turn Corner
试论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强势模因的语用策略研究
2012-08-27 23:33
试论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强势模因的语用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