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现实的关系(2)
2012-08-27 23:34
三、语言反映现实
语言反映现实,反映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在语词的层面上反映;一是在语句的层面上反映。语词反映现实,是说语词把现实分离成一些因素以便现实能够以某种因素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反映,也就是说,是现实能以语句的方式得到反映。因此语词和语句这两个层面上的反映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句子完整地传达或报导一个事态,是经过了把事态分解又综合的方式完成的。在句子中,现实才在恰当的意义上得到反映。在语言这种成像方式中,现实不再是一道浊流,而是一个由各种因素构成的世界。我们的现实世界只是种种可能世界之中的一个,语言分解、结合的机制,构筑起了逻辑空间,世界是在这个逻辑空间中显现的现实。
语词怎样显示事物的本质呢?苏格拉底引入他的模仿说,音乐家和画家用音调和色彩模仿事物的外表,哑巴用向上的手势来表示轻扬,语词则用字母的组合来模仿事物的本质,苏格拉底猜测说,每个字母本身就有某种特征,例如,a这个字母表示大小,o这个字母模仿圆。苏格拉底认为如果语词能够完全模仿事物的本性,我们就得到完善的语言,然而实际语言却总是由约定来加以补充的。亚里士多德表明了他对语言的一般看法,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1994)语词由约定产生,各民族的口语和文字都是不同的,然而,虽然各个民族的语言有不同的约定,但内心经验对所有人都是相同的,由这种内心经验所表现的对象也是相同的。对象构成世界的实体,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世界为诸事实所规定,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一个想象的世界,无论它怎样不同于实在的世界,必有某种东西即一种形式为它与实在的世界所共有,存在的事态的总体即是世界。任何图像,无论具有什么形式,为了能够一般地以某种方式正确或错误地图示实在而必须和实在共有的东西,就是逻辑形式,即实在的形式。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真的思想的总体就是一幅世界的图像。我们毋须通过语言才接触得到现实,语言只是使得现实在语言水平上得到理解。
语词的声音直接指现实的东西,但这现实的东西现在是从它能被指来说的,是在语词层面上具有了意义、在语词层面上处于相互关系之中的现实。语言的基本职能是断言或者否认事实。给定一种语言的句法,只要知道各组分语词的意指,一个语句的意指即随之确定。为使某个语句能断言某个事实,不论语言如何构成,在语句的结构和事实的结构之间必须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按照维特根斯坦先生的理解,语句和事实之间的共同的东西本身反过来是不能在语言中被说出来的,只能被显示,因为无论我们说什么,仍然需要有这同样的结构。(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1999)语言的表达式可以比作几何学中的投影,一个几何图形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投影:其中每一种方式相当于一种不同的语言。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原有图形的投影性质仍保持不变。如果命题是断言事实,那么这些投影性质就相当于对命题和事实必须为共同的东西。即使每一个事实由无数的原子事实组成,而且每一个原子事实有无数的对象组成,也仍然有对象和原子事实。断言一定的复合物存在,归结为断言它的一些成分以一定的方式发生关系,也就是断言一个事实。假如所有的原子事实都已知道,同时还知道一件事,即这些就是原子事实的全部,世界就能被完全地描述出来。语言的功能在于构筑现实而不是单纯地表现和传递生活实际,一种语言既体现又造就一种世界观。说一种语言的人约定经过某种方式认识和思考世界,即使对同一现实(物质的或社会的),人们也是通过特定思维模式选择词语和安排结构加以表达。事物与生活的关系越密切,给人的印象就越深,就越易于用来打比方或描述他物,与其他类型与之相仿的事物联系也就越广,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抽象化和形象化,开始具有某种象征意念,最终成为不一样的形象。事物本身及其特征可能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化或消亡,形象却会沿用下去。
语言与现实的关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