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理论背景下的英语教育及英语教师素质的探究

2012-08-27 23:40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教师 专业素质
  论文摘 要:教育部完成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制定。外语学科的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观点来自不同的理论背景和不同的教学经验,集思广益有助于大学英语的发展。  
   
  一、引言 
   
  外语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相辅相成的双边活动。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远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为扭转这种局面,国家教育部相继推出了《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版(2004)和高中版(2003)、《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教育要求》(2004)等课程改革指导性的文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英语改革。与以往的改革相比,这场改革更直接触动着参与者的教育和教学理念。而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媒介,所以为这场改革所关注。国际上教师专业化的走向、教师教员的研究发展及其理论的不断深化是本文研究的学术背景。 
   
  二、对“教”的认识 
   
  如何认识教于学中的“教”。Freeman(1996)概括出三种认识:①行为主义教学观把“教”看作行为和操作的技艺,可以直接演练和模仿。②认知论认为,虽然教学表现为话语和活动等行为过程。但教的行为是计划和决策的体现。支配教师计划和决策的是教师思维过程。认识教学首要认识教师认知(wood 1996)。③现象解释学的教学观则进一步认为,教师的计划与决策,基于他们对特定教学环境和个人经验的理解与解释,受教师个人长期积累知识和信念的支配,并非可以套用的统一原则。教学的确表现为行为过程,然而行为主义忽略了教学行为和教学决策背景后复杂的认知活动、教师任职的形成环境与渊源。 
   
  三、对教师的认知研究 
   
  教师认知研究是近年来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Woods(1996)的研究,从外语教师在内在认知角度揭示了教师课堂决策的思维过程。该过程体现为课前计划、课上即席决策、对课堂行为过程的审视、再理解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过程,而支配外语教师课堂决策的是其对语言和对教与学的认识,是由外语教师的信念、假想和知识作为参照系。据此,构建外语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一定要启发他们去挖掘、探究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是有效的研究手段。 
  Shulman认真考察了新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知识的增长和优秀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提出教师的“知识基础”涵盖7类知识:①学科知识;②普通教学知识;③课程知识;④学生和学生特点知识;⑤学科教学知识;⑥教育环境知识;⑦教育目标、目的、价值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知识。Shulman的知识基础是分析性框架,其各个维度是教师教育与发展导向性参照。尤其是学科教学知识高度概括了教师知识的特点,即教师知识不等于学科知识,而需融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技能为一体,是经教学需求过滤、筛选重组的,以教学形式体现的学科知识。这一概念已为教育界普遍接受,成为“学科教学论”的基础,为构建各学科教学知识提供了重要参考。 
  Tsui(2003)借鉴ryle(1949)有关“知”与“知识”的认识论哲学、人类研究方法和分析性方法,对香港一所中学的一名专家型英语老师、两名有经验的英语老师和一名新教师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多例个案研究,明确专家型教师的职业专长是什么。Tusi的研究发现:①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包括课程大纲所涉及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以整合的方式融会贯通在她的教学行为中;②她与非专家型英语教师的区别,不在于在课堂上能做什么,而在于如何领悟他们相当类似的教学行为,对“教”与“学”的领悟;③专家型教师具备将实践知识理论化和理论知识实践化的能力;④专家型教师的职业专长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善于在常规中发现问题,并善于应对和寻找挑战。Tusi的成果不仅支持wood的认知教学观,还进一步表明,教师职业专长是一个发展过程,教师的“知识”与“知”的过程不可分离。 

浅谈新理论背景下的英语教育及英语教师素质的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议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的比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