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预设触发语(6)

2012-08-28 22:05

4.场合对预设的影响

(王先生和宗先生在餐馆里共用午餐)

王先生:要一个酸菜鱼。

服务员(边说边记录):好。酸菜鱼。

宗先生:什么鱼?

服务员:酸菜鱼。

宗先生:我是问什么鱼做的?

服务员:噢,是鲩鱼。

以上这个对话中,宗先生在餐馆里问的“什么鱼?”本身就是个歧义句,可以指菜名也可以指鱼的种类。宗先生和服务员的分别有不同的预设从而导致了交际的失败。

    鉴于其影响因素繁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此处仅希望说明影响预设的因素诸多,我们要处处留心,注意分析来不断通过预设触发语来挖掘话语的蕴涵意义,从而能了解并欣赏话语的幽默。

结论

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总是存在着预设。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话语的背景知识。预设不是句子本身的预设, 而是说话人的预设。预设触发语是表象的、潜在的预设的语言表达, 是说话者表达预设的语言手段。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 语境也可以触发预设, 说话人的文化背景、身份地位、信念态度、知识水平会促使说话人选用最合适最相关的语言结构和语调, 以传递最为相关的信息。因此, 在交际中, 言语活动的双方都要正确传递、把握和理解双方的真正意图, 获得最为准确的信息, 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爱群. 预设的触发语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 2006, Vol.23, 77-81

2.       何自然.  语用学讲稿[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3

3.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33-435

4.       钱冠连,霍永寿译.  语用学诠释[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9,87-119

5.       王文博. 预设的认知研究[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Vol. 35,34-39

6.       Levison, S. Pragma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       Yule George. The Study of Language[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7-134


浅议预设触发语(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普遍语法框架下的语言习得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