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词语 教学改革 内在语义 表层语义
论文摘要:词语涉及到词的内在语义和不同语言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外语的教学中,必须把握词语多义性,了解词语的内在语义与表层语义两个层次。另一方面,母语与外语之间在对应关系上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与缺乏时应三种情况,必须防止过分强化对应关系、死记硬背的倾向,培养外语语感。
前言
词语是学习语言与语言交际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准确把握词义是运用语言工具的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学生提到这样的问题:一个常用的单词,释义繁多;在一本字典里,同一个词的词条有十几、二十条,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原因:一是词的内在语义(connotation),二是不同语言(这里指英汉两种语言)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equivalency)。弄清楚内在语义与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大大有助于英语词语的活学活用,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词的内在含义
许多词语(无论是英语、中文还是其它语言)在不同的句子里,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多种意识,这就是词语的多义性。词的多义性(polysemy)主要是由于词语本身体包含内在语义(connotation)和表层语义(surfaceSemanteme)两个层次。内在语义是一种潜在的概念,是词源所固有的成分,是词根、词缀的原义;表层语义则是内在语义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中衍化出来的具体形式。因此,内在语义决定词语的本质,而表层语义决定的是词语在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解释。
这里,我们试举Subject一词作为例子来观察词语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Subject一词,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中,共有17个词条,这是一个典型的多义词。观察一个词的内在语义,重要的是考察其词源及词根、词缀,Subject是由中古法语中的subjacere融人中古英语的,它来源于拉丁语中的subjeetus。在拉丁语中词缀sub=under,词根ject=thority,由此可见,Subject意为throw…under(authority)即把…置于(权威)之下。这就是subject一词的内在语义。以此内在语义为本,它所衍生出来的表层语义非常的丰富。
1、作为动词
a)Ancient Rome subject mose to of Europe to her rule.古罗马征服了大半个欧洲。这个句子中,意为“征服,使隶属”,英语解释为“get…under control”,其内在语义仍然是“throw…under control”即置于(古罗马权威)之下。
b)The location of the isl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ocean subjects it to frequent hurricanes.该岛地处海洋中心,因而常里到咫风的袭击。Subject…to可以释为“使…经受”,即“expose…to”,但本义仍是“thows…under’’,置…于(咫风的权威)之下。
c)The plan will be subjected to approval.该计划将呈请批准。(“be sobmitted to”,置于上级权威的审核之下)
d)Our exports in this line are subjected to tariftrate of 50% in Canada.我们的此类商品在加拿大应证的关税率为50%。(“be imposed”置于征税条例的管制之下)
2、作为形容词
a)We are all subject to the laws of nature.我们都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置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之下)
b)He was subject to ridieule in his life-time.他生前常常受到嘲笑。(置于嘲笑之下)
c)Once the cargo is unloaded,it will be subject to the usual custons procedures.货物一经卸下,遨生昼办理例行的海关手续。(置于海关条例管制之下)
关于词语的内在语义与对应关系
2012-08-28 22:07
关于词语的内在语义与对应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