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译构式语法(2)
2012-08-28 22:10
例 (2) a. The woman who she met yesterday.(她昨天遇到的那个女人)(限制性定语从句)
b. Abby, who she met yesterday.(Abby, 她昨天遇到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c. Bagels, I like.(硬面包)(主题句)
d. What do you think she did?(你以为她做了什么?)(特殊疑问句)
可以看到以上每一种句型又都继承了左偏离结构共有的特点:左偏离构式包括两个姐妹结,左结需要满足右结中谓词对价的要求,右结是最大的动词短语,有无主语均可。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左偏离这个更为概括的构式,找出这些不同句型之间所共有的特性。 五、构式语法理论简评
1.构式语法理论的贡献
构式语法理论的诞生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王力先生就将“把”字句称为“处置式”,认为该句式“表示处置”,这其实说的就是“把”字句的句法意义。朱德熙先生也提出了“高层次的句法意义”。构式语法理论对语法研究的贡献,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理论上讲,构式语法扩展了语法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补充了生成语法学派的不足,使语法研究更为深入和全面。它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以前不好解释、或以前想不到去解释的语法现象。可以有效的解释人们在交际中运用不同句式来表达不同意思和情感的原因。
2.构式语法理论的局限性
构式语法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在为我们语法研究提供新视角、开辟新视野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该理论局限性。
首先,由于构式语法具有单层次,不可逆性。它就不能像转换生成法那样可以产出许许多多的句子,因此,使语言的能产性大大降低了。
其次,构式语法认为构式之间是不存在“转换”的,因此,造成了每一个构式之间的“孤立无援”,使得用来表达相同的意义不同构式之间缺乏联系,最终造成了同一句法层面上不同构式的“割裂”。
例(3) 小明打破了花瓶。
(4)花瓶被小明打碎了。
(3)和(4)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构式,但指的却是同样的内容,意思都是“花瓶碎了,打碎它的人是小明”。虽然所指一样,但是由于运用了不同的构式,其表达的句法意义就会各不相同。
六、结语
构式语法作为一种新兴理论,其自身也有着先天的不足和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励,使该理论更加的趋于完善,为研究语言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 J. The Mechanisms of“Construction grammar”. 1998.
[2]Goldberg, A. Construction: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The University Chicago Press, 1995.
[3]顾阳.关于存现结构的理论探讨[J].现代外语,1997,3.
[4]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浅译构式语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