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2)
2012-08-28 22:15
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互动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教师在组织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分组。任务型教学中的很多活动是在两人之间或小组内开展的,分组是否得当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把全班学生以4-5人为单位分成多个小组,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同一组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第二,科学分工。任务型教学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因此学生在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每组的组长要协助教师组织和监督任务的执行情况,例如确定调查题目之后,组长要安排组员分头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教师的任务是:规定任务准备与完成的日期、任务内容、展示形式、展示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三,合理评估。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多层次、多角度和多形式地评价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考查、观察和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课堂展示、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出过程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持续进步的动力。
四、具体实施
在上每个单元之前教师把本单元的任务交给学生,比如在上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 Unit two“The Freedom Givers”时,让学生在课前必须找出美国民权运动的历史以及人物,在课堂上展示,这是讨论报告型任务。第二种是学生找出本单元的重点词汇,作者在文章中所用的写作技巧。然后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然后学生根据所学词汇,写作技巧自己写一篇与本单元相关的文章,由学生自己相互批改,然后教师再进行评价。
在任务前阶段,小组成员根据这一主题查找相关的材料,然后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并制作成幻灯片。在任务中阶段各学习小组代表课堂上通过报告或与其他同学互动等各种方式把自己小组的内容展示给全班同学。同学和老师根据小组课堂组织的内容、小组代表的表达以及组织方式进行打分,其中老师的评分占小组成绩的百分之三十,同学占百分之七十。最后老师和同学就本单元的表现进行点评。
通过具体实施后的反馈教师了解到任务型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的同学认为通过这样的教学提高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参与中学习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自己的信心。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Bygate M Swain. 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M].Harlow: Longman,2001.
[2] 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don:Longman,1996.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究出版社,2004.
[4] 刘润清. 关于英语教学大纲改革[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6).
[5] 金范洙. 浅谈任务型教学[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
[6] 岳红.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探析[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