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话语分析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2)

2012-08-28 22:16


  四、话语分析在听力理解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话语的定义、特点及听力理解的特性,对听力理解的分析应该微观和宏观兼顾。既要分析听力理解话语的词、句等微观成分,也应从语言运用的环境和语篇整体去理解。这要求在听力理解的教学中,主要加强对词汇、语法知识,背景知识,语篇知识的练习。    (一)微观分析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 
  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是理解任何语篇的基础。听力理解中,足够的词汇量和准确的语法知识能快速而正确的达到理解的目的。笔者在实验中,把听者分为两组,提前把即将听到的语篇中的词汇和语法告诉第一组;另一组直接收听听力部分。结果证实,第一组的成绩比第二组的高。可见,词汇和语法对听力理解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听力教学中,要多补充类似场景的词汇和关键句型。 
  (二)了解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心理语言学家、认知和信息处理研究者心理学将人们在理解和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进行分类,分为两种:自上而下认识和自下而上认识。前者是指利用先前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处理所接受的信息,后者是指理解事物主要利用刚得到的信息中的单词、句子等材料(Brown and Yule,2000)。先前已有的知识可以统称为背景知识(包括社会文化知识),是一个人所有经历、知识和教育等。在听到类似场景的信息时,头脑中会激活已存的这些信息。一旦听着头脑中已有这种对话场景,听力理解过程就可以推测和假设来完成,即使遇到难懂的单词,也不影响理解。 
  (三)宏观把握语篇知识 
  对话语的理解涉及很多因素,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随着话语的展开,听话者需要根据话语的上下语境分析,虽然话语是由一系列句子构成的,但句子意义要受到话语宏观结构的制约,对单个句子的理解并不能说明说话者已经理解了整个话语。这就需要在听整个语篇前预读所给出的信息,整体把握谈话内容。 
  (四)掌握话语的衔接和连贯 
  话语的衔接和连贯手段是语义的传接纽带,起到暗示的作用。如一些表示增补或递减的连接词moreover,furthermore,besides等;表示转折的词but,anyhow,actually,however;表示因果关系的词,therefore,so,hence等,听者根据这些词语确定听的重点。在听力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话语的衔接和连贯,从而达到理解听力材料的目的。 
  五、结语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是微观分析又是宏观分析的过程。话语分析理论为听力理解教学提供了新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从微观方面的词汇、句子、语法知识方面,又要从宏观把握语篇的知识和语篇的连贯、衔接。笔者相信,通过把话语分析知识引进听力理解教,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Anderson,A.and T.Lynch.Listen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8. 
  [2] Brown,G.&G.Y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4]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浅析话语分析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析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