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磨炼意志,树立信心
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自身的行为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就会自觉地努力学习。由于英语学习必须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需要记住大量的单词、习语和一些典型的对话及短文等。而刚学英语时,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很浓,乐于学,但随着内容和难度的增加,一部分学生就觉得困难,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从而对英语从好奇到厌倦,再到恐惧,直至放弃,逐渐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如给学生讲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刻苦学习的故事,在语音、语调、书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要求他们认真、按时、一丝不苟地完成英语口、笔头作业,并定期督促检查,不断对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不断磨炼他们的意志。同时应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有了信心,学习的动力就更大。可通过给学生讲往届学好英语的成功者的例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感到通过努力能实现学习目标,从而对学好英语充满信心。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世纪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提出不同教学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和超前的创造力。教师尤其要注重提问的艺术,课堂的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高职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可根据不同课型特点设置不同种类的问题,诸如预习性、总结性、评价性、联想性、发散性提问,鼓励学生对问题予以判断、分析与评价,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钻研教材,把握知识要点、难点,所提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规律,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遵循“高密度,快节奏,勤反复,多信息”的原则,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提高他们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如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参与,这对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将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孙桂涛:《高职院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与教学策略》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4]付彩丽《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培养》载《理论界》,2006,(6).
[5]赵金霞《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载《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