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2)

2012-08-28 22:31


    谚语往往能冲淡受众认知语境中对来自异国他乡的产品的陌生感。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在于译语中的习语谚语可以不着痕迹,巧妙地把产品与广告目的受众拉近。下面是一则治疗心脏病的名叫“速效救心丸”(Quick Results Heart-Save Pill)的药物广告:
    随身携带,有备无患,
    随身携带,有惊无险。
    译文: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广告原文用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四字格,对仗工整,节奏明快,铿锵有力。但是如果不加变通,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难以保持广告原文的语言力度。该译文借用了一句广为流传的英语谚语,采取拟人的修辞手法,揭示了该药物的功效。使受众从认知上容易接受,易于记忆。
    四、结语
    广告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最终让顾客做出购买行为。因此,在翻译时应深入研究译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大胆超越原文词和句的限制,实现结构上的转换与变通,以切实实现广告译文的AIDA功能,真正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
    参考文献:
    [1]Sperber, Dan and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2]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4]宁建新陈观亚:实用广告英语[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5]徐秋英:现代广告修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的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