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4)

2012-11-11 01:10


  女权主义者在解读康拉德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时,正如殷企平先生所言,是“专拣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加以阐发,而把与自己意见相左的细节忽略不计”{20}。这样很难全面地解读康拉德笔下的女性形象。纵观康拉德的全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康拉德在对女性由衷赞美的同时,又对她们的命运深表忧虑。尽管现代女性和传统女性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但是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通过描写她们的悲剧命运,康拉德表达自己对人类精神家园荒芜的忧虑。他是在提醒我们,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意识促使人的本性中的恶在蔓延和膨胀,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和动荡,给人们以痛苦和威胁,工业革命初期认为物质会带给人以幸福的理想之花已经凋谢。 
  
  ①⑤ 李宏:《康拉德的有色女性观》,《外语研究》, 2006,(5):75,75。
  ② 王秀杰:《被埋没的女性存在:解读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大连大学学报,2006,(1):45。
  ③ Nina P. Straus: The Exclusion of the Intended from Secret Sharing [A]. In Elaine Jordan (Ed.), Contemporary Critical essays: Joseph Conrad [C].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6:49.
  ④ 高灵英:《简单而殷勤的水手——康拉德女性形象塑造再探》,《郑州大学学报》,2007,(3):162。
  ⑥ Stephen K. Land: Conrad And the Paradox of Plot,London:Macmillan, 1984,75.
  ⑦⑧⑩{11}{17}{18} 约瑟夫·康拉德:《海隅逐客》,金圣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4,20,21,18,11。
  ⑨ Said, Edward. Orientation: Western Conception or the Orient London: Dinging,1978:25。
  {12}{13}{14}{15} 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黄雨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27,235,183,183。
  {16} Hawthorn, Jeremy. Joseph Conrad Narrative Technique and Ideological Commitment: Heart of Darkness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0:186。
  {19}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4。
  {20} 殷企平:《〈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外国文学评论》,2001,(2):149。

康拉德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闻英语用词特点浅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