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4)

2012-11-11 01:12


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15. It is said that a new president will be appointed to the university soon.
16. According to anonymous source, the new president will be elected from inside the university.
此类模糊限制语通过引用第三者的看法,表明了说话人对话题内容的间接猜测或者评价,类似于Verschueren(1999)所提到的凭证语。说话者通过语言选择交代出信息来源,强化或者弱化命题内容的断言程度,或者避免直接承担陈述行为的后果责任。受话者循此类模糊限制语可以作出对命题内容信任程度的判断,并藉此判断发话人对命题内容的态度。
何自然与陈新仁(2004)还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作出了总结,根据他的看法,模糊限制语有以下语用或者元语用功能:
首先,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巧妙掩饰说话人在某一方面的无知或者知识的不足。其次,使用模糊限制语有时是会话合作的表现。根据Grice的合作原则,我们在会话时应该讲真话,不讲无足够证据的话。模糊限制语可以把很可能正确但又不能或者不便明确的话语说得不那么确定,从而可以避免胡说、乱说、瞎猜。此外,人们经常处于礼貌而使用模糊限制语。模糊限制语经常充当一种缓和手段,出现在威胁对方积极面子的拒绝语或者威胁对方消极面子的请求语中。作为礼貌的另一表现,我们使用模糊限制语表示谦虚。
结语
元语用意识及其语言标示对语言使用过程中意义的生成与协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元语用意识的语言标示,模糊限制语具有其独特的元语用功能。一方面,它们能够折射出语境中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特殊的语境因素,以及说话者的认知态度和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说话者的语言选择和交际策略选择。另一方面,模糊限制语还为受话者理解话语字面意义之外的语用含意提供了推理线索,使受话者得以建构起话语的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何自然、陈新仁,2004,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何自然、冉永平,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侯国金,元语用意识与策划[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李健雪,话语标记语与元语用策略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04(6)。
苏远连,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和功能[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吴亚欣,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1)。
吴亚欣、于国栋,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2003(7)。
伍铁平,1999,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Lakoff, G. 1972.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A].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 [C].
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元语用意识和模糊限制语(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试论提高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