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过程写作教学法与高职学生的英语有效写作(2)
2012-11-11 01:18
3.高职学生的写作现状和有效写作
在我国,由于高职英语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和弊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然是重结果、轻过程,只注重讲授单元语法点和词汇,给学生布置的写作任务则让学生在课后草草一写,交上去匆匆一批就可以了,学生为了应付作业和考试,则对写作过程和写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不重视,从而无法掌握写作的规律和策略,进而产生了厌烦、无视英语写作的情绪。再加上我国没有统一的一套高职教材来针对强化高职学生的写作,现行的教材基本上是将写作部分放在每个单元最后作为阅读课文的补充和附属品,使得写作部分没有一个统一坚实的结构框架,写作完全是词汇语法和阅读文章的延伸。再加上高职的英语课时少,不能单独地开设写作课,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学生练习写作的时间就更少。因此,当学生一旦写作起来就难免暴露一些问题,比如,用词不当,语法混乱,将汉语语法和表达方式运用到英语写作当中,缺乏高效的写作方式和技巧,以及有一些不良的写作心理和写作习惯。
如何让高职学生进行有效写作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写作是指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捕捉信息,组织要点;注重开头,写好结尾;遣词造句,准确表达;整理成篇,行文连贯;规范书写,一气呵成。根据上面所提到的过程写作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进行有效写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它运用于高职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可以解决高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4.过程写作教学法与高职学生的有效写作
上面我们已经论述了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论,我们知道过程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创造过程。根据Tribble(1996)对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划分,我们将它融入高职英语写作课堂,以使学生进行有效写作。
4.1写前准备(pre-writing)
写前准备也是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做好动笔前的各种准备。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所写作的题目、题材及写作目的和表达思想。这几者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只有好好审题把握题目,才能确定对题目所持观点和文章走向。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所选题目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写作欲望的题目,但学生主观地、积极地去写作。教师还应该适时地帮助学生清楚其写作目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在写作中充当主要角色。由于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门职业技术,因此教师可以考虑选择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一些话题,让他们在提高英语写作的同时也增进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写作也可以叫做创作,因此在创作的同时,学生应对题目进行探索,清楚和了解自己对题目知道多少,了解其他人对题目的态度和立场。这个阶段不是要求学生马上就能写出美妙绝伦、内容丰富、结构紧凑的文章,而是让他们去探索和发现与题目相关的问题和方面,从而全面地思考问题,拓宽视野和思维。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阅读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和同学相互讨论,打草稿等等。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讨论主题来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以找出相近的题材,并收集素材,整理观点,从而为下一步写作打下基础。教师此时可以指导学生组织文章的结构,拟写提纲,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写作更加胸有成竹。教师也可以用分组讨论的课堂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减少其写作中不知道怎么表达的焦虑。
4.2写作阶段(composing)
写作阶段是学生经过写作前仔细的构想和准备,对腹稿的筛选并列出提纲的基础上进行的初稿的写作。在此阶段,教师要不时地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计划,确定写作风格、修辞措辞及文本格式等。在此阶段中也应要求学生将自己之前的构思明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主要将重点放在文章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了,要把握文章的组织形式。在着手开始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搭好框架,看是否与原先的构想相符,基础是否打牢。此时,不应该过于挑剔,也不应该过度注意措辞修饰、标点语法、遣词造句等。学生在此阶段尽量一鼓作气地将文章完成,即使看似有些凌乱也没关系,不必为推敲某个词句而扰乱整个写作过程。
探讨过程写作教学法与高职学生的英语有效写作(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