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医药产业状况分析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2012-08-21 21:27

               作者:王玉海,尤勇,冯成强,梅智胜,张文生,黄玮

【关键词】  北京地区;中药产业;资源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反哺机制

北京地区的中药产业基础雄厚,中药资源种植历史悠久。但近年来,中药产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同步下降成为拖累北京整体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中成药新产品工业产值比重较低(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70%),而且对创新成果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相应地对中药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当。这与“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规划拟定重点发展中药产业的要求差距很大,也与已经形成的“四、三、二”产业格局不相称。时下,北京京郊正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几个中药重点区县已经形成了集中化规模种植的局面。北京中药产业的发展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挖掘中药资源除经济价值以外的生态、品种等价值,依托强大的医药产业基础,未雨绸缪、理清思路,构建中药产业反哺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及体系。

  1  北京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状况

  1.1  近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呈下滑趋势

    近年来,北京地区医药产业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但销售收入、尤其是销售利润增长趋缓,而且利润总额还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这种状况与全国相比较更为明显,其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在全国的地位呈现出下滑态势,利润总额由2001年的第4位下降到2006年的第6位。与上海、天津等医药重点省市比较,虽然利润对销售收入占比仍然较高,但利润总额绝对减少,尤其是新产品产值增长乏力,2006年仅为3.10%,而同期上海和天津增长的幅度分别为20.70%、57.10%。见表1。表1  2006年北京地区和全国、上海、天津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略)注:括号内为同比增长(%)
 
  1.2  2006年北京地区医药各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状况

    分行业来看,2006年北京医药工业领域的化学制药、生物医药、中药制药、医疗器械四大子行业各有差异。化学制药工业销售稳定增长,但利润大幅下滑;而中药制药工业销售和利润均同步下降。化学制药工业和中药制药工业利润大幅下滑是2006年整个北京地区医药工业利润严重滑坡的最主要因素。生物生化制品和医疗器械这两个子行业经济运行良好,展现出销售、利润同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利润出现快速增长(达到29.5%和37.6%)。相比较而言,中药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成为整个北京市医药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见表2。表2  2006年北京地区医药各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状况(略)

    根据表2数据分析,北京市医药产业总体平稳增长但利润却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高附加值新药品的创新能力不足,这已经影响到现在的利润增长,而且还会制约将来长远的产业发展;二是制药工业利润下滑,说明中药资源产业化发展成为北京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联系近年来生物创新医药高速发展的趋势,中药产业化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北京医药产业提升的关键。

  2  北京地区中药产业发展状况

  2.1  中成药产业状况

   近年来,北京地区中成药行业经济总量提升较快,提升速度始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4.2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35.20亿元,提高1.5倍,平均年递增率为25.34%,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年递增率11.03个百分点,全国排位由第11位提高到第9位,稳定位于全国中上水平(第9~11位)。2005年统计快报显示,北京中成药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40亿元,与2004年基本持平。初步分析认为,占北京中药销售收入1/3左右的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在2005年销售出现负增长,影响了北京中药行业的整体增长速度。

北京地区医药产业状况分析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水曲柳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