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左心衰竭
急性左心衰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常迅速合并严重的呼吸衰竭。我院内二科自2003年10月—2008年2月,开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2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72.5(28~89)岁;基础疾病: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0例,冠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高血压病1例。呼吸衰竭类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12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例。
1.2 病例选择 应用NIPPV治疗患者具备以下条件:①急性左心衰竭;②经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等治疗措施及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仍低于85%,甚至进行性下降,并出现意识障碍;③血气分析符合呼吸衰竭标准。
1.3 通气方法 全部病例均使用美国Respironics model.NO.AU100085呼吸机。上机前给予多功能监护仪,对HR、RR、BP及SaO2进行全程监测,连接方式为经口鼻面罩或鼻罩,通气压力由低向高逐渐过度,吸气压力一般为15~20 cm H2O,呼气压力为4~8 cm H2O,供氧流量为5~10 L/min,开始30 min内医生守护在病人床边,观察病人对呼吸机适应情况,判断NIPPV的疗效。平均通气时间为12~96 h,上机前及上机后1 、4 、12 h分别做血气分析,根据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使低氧血症迅速改善,SaO2达95%以上。
1.4 疗效判断 治疗后呼吸困难改善,紫绀消失,HR、RR明显下降,肺部啰音明显减少,血气恢复或接近正常,SaO2达95%以上为有效;若治疗后呼吸困难无改善,病情及血气继续恶化视为无效,需转ICU进行无创通气。
2 结果
2.1 疗效 20例应用NIPPV治疗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7例病情好转,顺利撤机;其中10例在通气治疗30 min内呼吸困难改善,紫绀消失,HR、RR明显下降,肺部啰音明显减少,SaO2达95%以上,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余3例通气治疗后,因痰多2例转ICU进行有创通气,因休克死亡1例,有效率达85%。回顾总结本院过去5年(1998—2003)3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因缺乏条件未行机械通气,仅药物常规治疗,有效18例(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呼衰类型与疗效相比 I型呼衰患者通气治疗后PaO2、SaO2明显升高,RR、HR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Ⅱ型呼衰患者通气治疗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RR、HR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表1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NIPPV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血气分析变化表2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Ⅰ型呼衰NIPPV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血气分析变化表3 急性左心衰患者Ⅱ型呼衰竭NIPPV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血气分析变化 3 讨论
本文2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均采用了NIPPV,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心衰纠正,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改善,避免了气管插管、有创通气,降低了死亡率。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常迅速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不仅使心功能恶化,还能造成病情恶性循环,部分重度左心衰竭常规药物抢救措施根本来不及起效,已出现生命危险,最积极有效的措施是机械通气。然而常规使用的有创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且费用昂贵,被很多家属及患者拒绝。NIPPV不需气管插管,并发症少,应用迅速,使用方便,且费用低,安全可靠,在普通病房也可应用,因而应用指征较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临床分析
2012-08-26 23:3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0例临床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