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技巧(7)

2012-08-22 23:19


  八)结论
  结论是论文最后的总体结语,主要反映论文的目的、解决的问题及最后得出的结论。通过实验观察的结果,从中对事先提出的假设作出判断,即结论。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所揭示的规律,即结论。任何研究论文都要尽可能地提出明确的结论,回答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说所提出的问题,因此结论也是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说的答案。结论应写得简明扼要,精练完整,逻辑严谨,措施得当,表达准确,有条理性。它可提供读者在阅读时的方便,使之再次回忆和领会文中的主要方法、结果、观点和论据。结论要与前言相呼应。结论一般可逐条列出,每条单独列l段,可由一句话或几句话组成,文字简短,一般在100300之内。不用图表
  写结论时,对不能明确的或无确切把握的结论,可用“印象”二字表示,并适当选用“看来”、“似乎”、“提示”等留有余地的词,以代替“证明”、“证实”等肯定的词。结论有总结和小结之分。小结文稿篇幅短,内容少、简单,多用于原著论文或短文的正文之后,它只用较少的文字将全文报告的主要内容写出来。内容包括主要的结果、结论、数据,目的在于阐明本文的成果和理论。而总结的内容和篇幅较小结为多,多用于综述或讨论类文稿之后,起着概括主题的作用。从内容上说需将全文已论述的问题再扼要概括一遍,作者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小结中这一点是不允许的。现在论著类文稿已不写结论部分,而是以内容摘要的形式列于正文前面或见讨论中。其他类型的文稿,可按其体裁和内容撰写结论(或小结
  九)致谢
  是作者对在本论文中参加部分工作、协助完成本文给予一定帮助或指导、校审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可书写“致谢”。
  1、致谢的对象
  ①对本科研及论文工作参加讨论或提出过指导性建议者;②指导者、论文审阅者、资料提供者、技术协作者、帮助统计的有关人员;③为本文绘制图表或为实验提供样品者;④提供实验材料、仪器及给予其他方便者;⑤对论文作全面修改者。⑥对本文给予捐赠、资助者。
  1、致谢的要求
  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并应征得被致谢者的书面同意。②一般在正文后面提出其姓名和工作内容或说明贡献。如“技术指导”、“参加实验”、“收集数据”、“参与现场调查”等;③书写方式常为:致谢:本文曾得到×××帮助、审阅、指导。或本文承蒙×××帮助、审阅、指导,谨此致谢。④致谢置于文末,参考文献著录之前。
  十)参考文献
  指列出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时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医学参考文献是研究人类健康和同疾病作斗争所积累的文字记录的总称。列出文献目录不仅是对科学负责,也是向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因此列出的文献应设计科学、方法可靠、论证水平高、结论正确。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加方括号标出,附于正文引文句末右上角方括内。书写时,两篇相连序号以逗号分开,如[1,2],3篇或3篇以上连续的序号,仅写始末序号,中间用范围号(~)连起,如[1,2,3]应写为[1~3],文末序号不用括号。文中参考文献序号,应与文末的参考文献编号一致。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也不要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及私人提供的个人信息;引用的文献,一定要严格地阅读、分析,切忌从他人引用的文献中,直接转用而自己不去亲自阅读。如有必要引用其他著作中所引用的材料,即转引,必须说明转引自某文献,以明责任。
  参考文献书写的格式,各书刊均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国内中华系列期刊通常采用如下格式:(1)专著(其文献类型标识符为[M]) [序号]编著者.专著名称[M].版次(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起止页也可不写).[1]耿贯一.流行病学(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14.[2]Lilienfeld AM,Lilienfeld DE. Foundations of Epidemiology[M]. 2nd e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2)期刊中论文(其文献类型标识符为[J] )[序号]作者(前3名,用逗号分开,其余作者加“,等”). 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技巧(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医学论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