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 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促使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增加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要想合理利用节水技术,要求施工人员首先对建筑工程现场的地下水分布状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地下水井应设置于建筑物的东南和西北两个点上,科学合理的采集地下水,为施工用水提供便利,这一过程中所消耗的自来水将被有效减少。
场地硬化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因此在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应用时,应使用水泥预制方格块取代混凝土地面作业法,在施工现场以及人行道路中铺设方格块,这样一来,土壤中就可以有效吸收自然降水,加大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5]。
深基坑施工中,上涌的现象会产生于地下水中,会对实际施工造成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深井降水技术进行应用,对水位监测井进行合理设置,实时监测自然降水的总量。
同时,应严格控制水头高度,通常情况下,其高度最高在 0.8m,最低在 0.6m。从而确保自来水流量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6]。
混凝土养护施工中,应综合应用浇水和覆盖两种方式,从而对用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并在对给水网进行科学布设的基础上,构建最短的管网线路,施工人员应保证给水管网健全性,严禁由于渗漏而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3.2 环保施工技术
科学应用环保技术,可以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提升资源利用率。在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从土方的处理入手。开挖土方以后,应将其运送到指定的地点,严禁给施工现场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避免给建筑物周边的道路造成不必要的拥堵。与此同时,要想提升资源利用率,还应当在回填土方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原土。
建筑建设中,建筑垃圾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典型的建筑垃圾包括管线、混凝土、塑料等,在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科学的进行分类堆放是关键。接下来可以将其作为路基加固材料,应用于建筑道路建设中。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建筑垃圾是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例如,拥有较高强度的混凝土块体,在对其进行回收的基础上,可以充当混凝土基层垫层进行使用;而废品回收站可以对金属材料、废木以及塑料等进行加工处理和再利用。而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必须由专车运送到填埋场进行集中掩埋。
建筑施工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一定噪音,例如混凝土振捣和浇筑期间产生的噪音会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对封闭式施工法进行应用,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并加大对隔音设备的充分利用。
在夜间展开施工时,最晚应在 22:00 以前进行,同时还应当加大对施工设备的检修力度,通过定期进行润滑,来保护设备性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浪费。在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排放的过程中,应合理的对其进充分利用 [7]。
3.3 节电措施
第一,生活区。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针对生活区和生产区建立不同的节电措施和方案。在生活区用电制度中,应首先对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量进行充分的掌握,并对该建筑居民生活区的总体用电量进行了解,从而通过合理的比例划分,对生活区的用电量进行有效分解,通过台账的建立,科学的对生活区用电量进行控制。同时,严禁过大功率电热器具被应用于生活区中;漏电开关应被进行充分的安装,确保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用电设备的性能符合工程节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