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合作学习
通过我国教育部门最新施行的新课程标准可知:英语教学任务的前提是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想象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
我国初中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讲解英语单词、语法知识为主,大部分老师将主要重心放在了单词、语法以及词汇的知识传授上。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考试的分数,而不是英语在学生实际交际中的应用。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技能与个人兴趣的发展。在对课堂合作学习的讨论与分析中,就影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各个因素展开深度剖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探讨。从而更好地改善当下这一不良现状。
一.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概述
1.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个多层面、复合性的概念,各个领域专家对此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阐述。本人通过对相关文献以及个人课堂学习特点的总结,认为课堂合作学习主要是在以小组为单位,并在老师指导下几个人相互交流、讨论得出问题答案,然后对各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展示,在老师评价后,对表现较好小组进行奖励的过程。课堂合作学习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交际性。在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老师将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更是课堂上教导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教授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将不仅仅是学习的接纳者,更是学习的主人,还是老师的反馈者,具有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师生、生生之间的交际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之间关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互动性。通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以老师为中心,以黑板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断记笔记,并对课堂传授的知识进行背诵,压缩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极度下降。然而教学是以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前提,课堂是师生、同学之间交际的场所。所以现在的合作型学习课堂便为师生、生生关系之间进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在学习过程当中,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发挥其主体作用。合作型的课堂学习小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自身价值,互动性就是要求师生们能够营造出一个互动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3)开放性。以往的英语课堂是老师的世界,老师将死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当中,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以及独立思考的时间极少。在教学课程中,形式和内容多是不变的,导致学生的思路闭塞、学习视野狭隘,这样会导致在活动交际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应对种种困难。但是,合作型课堂学习将会避开这一缺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提高学生应对种种变化的能力。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表现出开放性,现如今,书本教材编者加强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关注,并增加了培养学生处事能力的内容。其次,老师可根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建立合适的语言情境,增进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不惧老师,与老师进行自由的、开放的情感表达。
2.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与传统英语课堂的区别
合作型学习课堂是以学习基础水平不一的学生为成员,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互助互利的学习模式。与传统英语课堂相比,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分组形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