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
首先,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特别是学术话语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相辅相成,内在一致。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社会的变迁,实践的推进,都要求理论创新,做到理论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话语创新,要求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回答实践碰到的新课题,科学解读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为下一步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价值导向和解决思路。
其次,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有利于维护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政治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巩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利益分化,不同观念的涌现,以及社会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再加上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西方各种观念的冲击和影响,都给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挑战,也不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只有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科学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稳妥推动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正确应对各种挑战,方能未雨绸缪,化危为机,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有利于增强人民大众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在人民大众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小众玩物,而始终是和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的。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让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创新既要凸显以人为本的坚定立场,也要说人民的话,说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话。没有人民大众的认同,再正确的理论,只能是孤芳自赏,路越走越窄,直到无路可走。
最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有利于与西方对话,争夺话语权。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大国,中国的事就是世界的事,诚然,中国话语不等于世界话语,但中国的成就使得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对相似国情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基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打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就有了与西方发展模式相联系的西方话语平等对话的资格。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既要回答中国的发展,也要回应全球治理,做出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展示中国的智慧,积极彰显中国话语的力量。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路径
第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根据自然社会规律推动社会进步解放自身和人类的学说,它虽然诞生在一百多年前,它仍然有着强烈的时代适应性,当2008 年世界爆发次贷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时候,人们还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中寻找应对危机的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成功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比正确和强大生命力。但是,今天的世界不同于19 世纪的欧洲,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不我待,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有变革的内在要求,不能简单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结论解读当今世界,更不能直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必须看到有些个别结论脱离当今的实际,或者被实践证明是错的。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否定什么,肯定什么,发展什么,坚持什么,关系到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问题。
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立场,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终极实现目标,把以人为本作为评判一切工作和理论的根本标准;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做到实事求是,按照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进步;要始终坚持逻辑和历史统一、具体和抽象统一的方法,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离不开继承,发展离不开坚持,没有坚持和继承,那是离经叛道,是另起炉灶。如果没有基本的坚持,语言不管怎样的华丽,内容不管如何的新奇,都不是真正的创新,而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背离或别有用心的肢解,和打着创新旗号的悄然解构、颠覆。
第二,在科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基础上,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创新的基础、来源和动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理想,对中国实践取得巨大成就进行总结,做出科学概括,回答中国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新时期改革开放比如政府简政放权、国有企业改革、司法改革、金融开放与监管等的探索和求解,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创新的基本内容,唯有紧扣中国实践、中国模式、中国成就、中国问题,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用中国智慧、中国话语指导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