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新创立的小型企业,且公司也没有独立受保护的技术专利,公司的经营风险发生概率较大;公司总经理创业之前是其它一家中型公司的技术副总,没有全面管理过公司,公司副总经理与总经理工作经历类似,公司的管理风险发生概率较大;针对资金风险,目前公司经营状态良好,开户行中国银行有意向提供公司低息长期贷款,资金风险发生概率中等。
风险若发生风险损失大小是相对于公司的损失承受情况决定的,公司是小型企业,为自然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风险损失承受能力较小。经营风险损失划分为重大损失,管理风险损失划分为中等损失,资金风险损失划分为重大损失。三种风险位于风险衡量等级图不同的位置,经营风险居于33位置,管理风险居于32位置,资金风险居于23位置。
3.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之风险处理策略(1)完善内部控制各项制度。企业要逐步从人治向制度管理转移,形成完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比如关键控制点的制度一定要完善,如:公司财务相关制度、公司采购制度、公司招聘等人事制度、公司重大投资决策制度等等。只有制度完善,才能从制度上防范权责分离,防范内部人治。(2)践行内部控制措施实施、评价及反馈体系。经识别衡量过的公司风险,应由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设计内部控制措施,评价内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相关风险;内部控制执行是否有效,各个关键控制点是否已经考虑;员工是否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措施;内部控制人员是否将控制状况反馈至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内部控制委员会定期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
(3)加强内部沟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企业外部风险因素及内部风险因素29条之多,但是小型企业没有很多人力去关注企业如此繁多的风险影响因素,唯有关注重点,关注与行业直接相关的风险信息等,就要求企业人员之间加强内部沟通,快速将个人关注的信息点扩散到公司内部,利用晨会、邮件、例会等形式,迅速沟通,有效沟通,确保重要信息点不被隐藏。同时,小微企业也应多利用产业集群、或行业协会、或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的公共信息平台筛选风险信息,加快内部学习与沟通。总之,小微企业应建立风险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相结合,融合企业各项管理职能,发挥小微企业机动灵活的机制,在国家鼓励创业创新大背景下扬帆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