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深化爱国卫生运动
坚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抓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道德,提高群众身心健康水平。全面整治小餐饮等“六小”行业及公共场所,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广泛开展传染病防制和病媒生物防割工作,有效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深入开展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突出问题。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培育健康意识,增强广大市民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 主动对接目标任务,精准做好工作
2.1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
到2 0 1 7年,各项测评指标要达到创建标准,通过中央文明办测评验收,并且要在全市申报区县中排到前三名;在2018 - 2020年创建周期内,总评分要在全国4个直辖市所有申报城区中排前4位。为此:
一是要注重教育引导,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党员干部这个“绝大多数”,加强理念学习、宣传,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深化核心价值教育,持续推进“做有梦想有追求的重庆人”主题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化“三百工程”评选表彰,做好道德模范推荐、“我推荐和评议身边好人”、感动重庆人物推荐等活动,推出一批代表性强、群众认可度高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
二是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区委“四城同创”领导小组要指导有关单位和乡镇街道开展好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创建和督查复查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区党政机关创建率达ioo%;围绕“衣食住行游”,加强诚信制度建设,深化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行风文明建设,培育打造更多的“善美行业”;深入开展“树文明讲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净化社会主义环境。
2.2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创建
力争到2018年城市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节能减排、社会保障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区要求,完成申报工作;2019年实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创建目标。为此: 一是要加快实施一批绿化工程,千方百计扩大城区绿化总量,提高城区绿化率。加快和新开I聚云山公园、北山公园、插旗山公园、中央公园等项目建设,并结合棚户区改造,推动一批街头游园和社区公园建设,加大现有公园、游园管理,提升绿化品质、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力争实现“步行10分钟左右到公园、15分钟左右到滨江带”的目标,确保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h。打造江南城区至梨香溪等城区绿道,推进人行道林荫化建设,加快实施铜鼓湖、涞滩河、朱家沟、新城区滨江湿地(一期)等湿地建设。
二是要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区环境,提高城区品质。国家园林城区是一个地方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其指标体系分7大类、53项,不仅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的各项指标要达标,其它涉及到道路整合、市容市貌、生态环境、景观保护、市政设施等各项指标也要全部达标,必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进一步优化城区路网结构,改造城区道路“瓶颈”路段,确保城区道路安全畅通。抓好垃圾、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及公厕、垃圾中转站的管理,改善城区环境。完善城区步行系统,逐步实现中心城区步道连线织网,方便群众运动健身。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区污水处理率是目前我们申报国家重庆园林城区的短板,也是否决项,要加快完善城区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加犬水域清漂力度,持续改进水环境质量,杜绝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三是要加大城区建设管理执法检查力度,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区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坚持保护为主、修复为辅,加大对违法占绿、毁绿和水体生态、历史建筑破坏等行为查处力度。区委、区政府已对全区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也是推进综合整治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加强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空气质量管控,严格监管城区扬尘污染,强力整治违法建设、建筑渣土乱倾乱倒、户外占道经营等行为。加快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及利用,抓好餐厨垃圾、生活垃圾、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及公厕、垃圾中转站的管理,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i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