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关乎着我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时,也是我国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措施和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水利工程也有质的变化。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管理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水利工程的安全问题关乎着民生,因此,水利工程的管理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水利工程相比较于一般建筑工程具有工程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给水利施工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尤其是对于隐蔽工程而言,发现问题具有滞后性,为寻租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陛。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存在道德风险,承包商通常比业主更了解水利工程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业主难以直接观察到承包商的建造行为,因此承包商可能会凭借这种优势做出有损业主利益的不良行为;业主与监理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业主与监理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业主将决策权力授予监理单位,但无法准确观测到监理的行为,从而形成非对称信息。根据寻租理论,寻租是利用特殊权力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由此可见监理单位拥有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权是承包商发起寻租活动的前提条件。
因此,基于博弈论的理沦,本文对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影响主体行为的因素,对于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及水利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2水利工程中寻租博弈模型构建2.1博弈方假设
参与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较多,本文主要考虑的参与主体为承包商、监理单位、业主,具体的关系如图1所示。三方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但又相互制约与影响,任何一方都有不同的个人利益和行为选择权。博弈中三方所处地位不同,掌握的信息也不同,因此该博弈过程是非对称博弈分析。
策略集:承包商。如果业主采取不作为,则承包商倾向于选择主动寻租,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承包商寻租可以获得更多利益且不需要承担后果;而如果业主采取监督的话,承包商考虑到寻租的代价(包括寻租成本、被发现后的罚款等)会放弃寻租的想法。因此承包商在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集为{主动寻租,不寻租)。
监理单位。在整个利益相关体博弈过程中,监理单位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业主不监督的前提下,当监理单位面对承包商的主动寻租时,会考虑选择接受寻租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如果业主采取监督策略,监理单位会因寻租合谋被发现后惩罚过大<包括违规罚款以及在业内的名誉损失等)而选择不合谋策略。因此监理单位的策略集为{合谋,不合谋)。
业主。对于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在交易中的行为,业主的策略有{监督,不监督)。在实际活动中,由于业主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会选择以一定的概率进行监督。如果承包商与监理单位之间没有发生寻租行为,而业主采取监督措施则会浪费一定的监督成本。若寻租行为发生的概率过高,业主为了自身利益和防止浪费社会资源,会选择进行监督并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惩罚。2.2博弈模型参数
为将问题简单化,作出以下参数假设:
当承包商与监理单位之间发生寻租行为时,承包商可获得租金为A,同时需支付给监理单位作为寻租收益L(L<A),业主方承担的损失为a (a为损失扩大系数),业主对寻租行为的监督成本为C,一旦被发现则分别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处以F1、Fz的罚款。同时为便于计算,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各方的支付值都为0。研究的是在寻租、监督情况下,各主体支付值的相对变化量。
假设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发生寻租的概率为Po,则不寻租的概率为1 P。;业主进行监督的概率为Pl,其中监督成功的概率为P。,则不成功的概率为1 P。。2.3博弈模型构建及分析
当业主选择监督,并且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发生寻租行为时。如果业主监督成功发现其寻租行为,此时承包商、监理单位和业主三方的收益分别为 Fl、F2、 C+FI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