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英国的分级诊疗 英国于1948年成功建立了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NHS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由全科医生和护士所提供的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包括健康咨询,开处方药以及小型手术等基本医疗服务;二是经由全科医生的转诊,由专科医生负责为较为重大疾病的患者,提供的专业医疗以及紧急事故处理等。
当患者需要诊治时,先由全科医生进行初步诊疗,全科医生将患者的疾病进行分类梳理,将常见病,多发病等留在基层治疗。在出现一些疑难杂症或有必要进行转诊的情况时,全科医生签发转诊单,将患者向上层的医院或专科医院转诊。对于上级一些专科医生也束手无策的重症患者,则进一步转至第三级的医疗机构,进行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诊治。经过治疗后,患者再由上层医院逐层最终转回全科医生处,由全科医生负责其后续的康复。
3.3日本的分级诊疗制度
日本的分级诊疗制度采用的是分级医疗圈的做法,主要的形式是设定三级分级医疗圈,医疗圈内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级分类,在医疗机构内对病床功能进行分级分类的做法。三缎医疗圈中一级医疗圈为基层医疗服务,为居民提供方便门诊服务;二级医疗圈主要提供门诊和住院服务;三级医疗圈提供高级别的门诊治疗和住院服务。日本民众除了通过门诊转诊外没有其他门诊服务。同时,日本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财政补偿制度,鼓励、支持和保障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日本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我国,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有非常好的借鉴价值。
4对策措施
4.1增加基层优质医生
为缓解当下基层医师素质较低,人数较少的问题,可仿效《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制定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法规,以解燃眉之急。同时,江苏省高校众多,可在省内医药类院校率先进行全科医生相关专业的试点,以为后期人员储备。
4.2增强政策可操作性 深入调研,结合各区各县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转诊标准和流程,通过增派指标,增加医院的积极性。同时,改变医保报销比例,加大各级医院间的报销梯价,并增加对社区特色卫生服务项目的医保报销。
4.3 增加社会客体的监督
在市、区卫生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城市医院中设置专门的基层首诊及双向转诊管理人员,增加社会客体对首诊与转诊的监管,使诊疗机制能及时确立多维度的监管主体,定期考核确保首诊与转诊机制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娜.城市医疗服务中双向转诊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
学,2014.
厂2]石峻.构建农村居民形成合理就医行为的政策研究厂D].济南:山
东大学,2014.
[3]张明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运行的管理模式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 9.
[4] 2014年10月例行发布会材料一:分级诊疗工作推进情况[J].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