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视野看学生素养培育的指标与考查(2)
2021-05-13 10:58
二、以江苏“小高考”题为例看素养考查
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怎么教,怎么考,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的课程改革与评价改革,我们不必紧张茫然,新一轮的课程深化改革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与提升。
实际上,我们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和考试评价,都是在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其实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现以2015年江苏思想政治“小高考”试卷为例,从“素养”的视角,梳理一下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及对教学的引领,以实例来体悟和认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以下例题均出自2015年江苏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卷)。
政治认同——第30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意义;第36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42题:加强民族团结,全面实现小康。
理性精神——第24题:创客的创意与实践; 第27题:思辨漫画《凡事走在分寸之前即为过》;第43题:在国际社会中“同舟共济”与“同舟共挤”之思辨。
法治意识——第1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决议;第10题:税收的性质;第14题:“民告官”;第18题:人大对“经济宪法”表决;第20题:向宪法宣誓;第26题: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公共参与——第15题:公民网络评议政府工作;第16题:发展基层民主;第19题:政协委员提出“中国大脑计划”,共商国是;第21题: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履行国际责任。
回头看我们去年的小高考试卷,体悟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并不神秘,但我们在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意识、科学性、方式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认真地思考探索与学习研究。
三、向PISA学习素养立意的命题思路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是国际经合组织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项目。该项目从2000年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测评,它不以各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为基础,也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它研究的是义务教育末期的学生(初三与高一为主的15岁学生),即未来社会公民,在个人、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运用已学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态度去解决问题的能力。PISA将测评内容定义为“素养”,其根本宗旨是评价学生应用知识与技能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自我总结能力、自我反省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PISA题例1:“在市场”
在市场你可以按重量(2.75zeds/kg)或按箱(22zeds/箱10kg)购买番茄。
问题一:箱装的番茄比散装番茄价格更实惠。请给出一个理由来支持该观点。
问题二:对某些人来说,买一箱番茄可能不是个明智的财务决策,请解释为什么。
这道PISA试题考查了学生在市场上对价格问题的全面认识,并通过对购买箱装番茄利弊得失的分析从而做到理性消费的行为能力。属于“财经素养”(2012年PISA财经素养测试第4题)。
PISA题例2:“银行的失误”
戴维在Zed银行存钱,他收到一封电子邮件:
问题:
对戴维来说,以下哪个观点可能是好建议?
在每个观点后圈“是”或“否”。
这道PISA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妥善处理金融诈骗邮件信息方面的安全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考查了学生的行为能力;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财经素养,也考查了网络信息素养(2012年PISA“财经素养”测试第6题)。
从国际视野看学生素养培育的指标与考查(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