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一种较为新的教育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美国已经有很多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2007 年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两位化学教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伍德兰德中学进行的教改实验。他们使用教学录制软件对他们的课堂进行录像,并上传到互联网,使学生即使不在学校也可以进行课堂学习。两人将课上时间用于“学生完成作业,回答学生提问,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课下则要求学生对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2012 年7月,由伯格曼和萨姆斯合著的 Flip Your Classroom: Talk to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一书由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出版,成为翻转学习理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内教育界虽然已经广泛关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但相关研究的开展集中在理论介绍、理论研究方面。如秦炜炜(2013)研究了翻转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何朝阳,欧玉芳,曹祁(2014)对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但是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经CNKI检索,发现相关论文数量较少,如王斌宏(2014)研究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谈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精读和写作课中的应用等。因此,本研究将翻转课堂引入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中来以充实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中的研究。
二、模型建构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经历和他们与环境的互动构建的,而不是一成不变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基于翻转课堂理论,教师则由原来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演员”和“圣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和学生身边的“教练”,而学生则由原来讲台下被动接受的“观众”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这是建构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同伴互评双螺旋模式的理论出发点。
该模式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评价主体指对学生的习作做出评价的人。该模式中,学生为评价主体,教师扮演者“导演”的角色。评价方式为书面评价和口头面对面评价。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常规的词汇、语法结构、标点,本模式更加关注文章的观点发展,如结构、连贯等宏观层面。基于以上评价机制,文章建构的双螺旋创新模式如下图所示:
该模式中一篇学生习作共三稿,共经历两次同伴互评
A(1,2,3)/ B(1,2,3): 学生A和B的第一、二、三篇习作的第一稿
A(1,2,3)’/B(1,2,3)’: 学生A和B的第一、二、三篇习作的第二稿
A(1,2,3)*/ B(1,2,3)*: 学生A和B的第一、二、三篇习作的终稿
TGG 和○: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课堂小组讨论
教师指导:教师课内解答对视频的疑问并指导学生评价(详见图2)
以上两张图构成了该模式的基本框架,该模式模仿生物DNA双链螺旋结构建构的写作教学模式,翻转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学生成为了写作评价的主体,教师录制的精简高效视频可供他们反复观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评价理论,从而对同伴的习作能做出有效的评价。
学会了如何评价,同时也学会了如何避免同伴常犯的错误,学会了如何写一篇优质的作文。
该模式中不同的阶段教师录制不同的视频,学生的写作和评价能力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进步;每一个新的起点都不是对之前步骤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自我反省、同伴帮助、教师提升下的不断进步。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贯穿于《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课中进行。研究对象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14级的38名学生,另设一个同专业的对照班。研究时间为一学年。研究数据为38名学生一学年每人6篇不同类型的大学英语四级习作,共228篇习作;学生的两次写作测试成绩:前测和后测。本研究将跟踪每位学生一年的6篇习作,统计评价的正确率,验证经过该模式一学年的训练,学生的评价正确率是否提高;对前测和后测的成绩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来检验学生经过该模式一学年的训练写作能力是否有显著性的变化。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同伴互评创新模式的建构
2021-05-13 11:00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同伴互评创新模式的建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