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廉政文化建设与地方高校基建管理(2)

2021-05-13 11:02

正是由于基建工作专业性强,涉及环节多,与社会的联系紧密而广泛,存在着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不尽完善。一些高校的个别领导干部和基建管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制度的漏洞,采取在基建工程招标中采取打招呼、递条子等方式,搞“暗箱操作”;将项目化整为零,故意规避招标;在基建项目施工管理中,随意变更和签证,以此获取不正当利益。高校基建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非常突出,已与采购、招生一起成为高校腐败的“三大病灶”。其结果,造成了基建工程的质量隐患和建设资金的浪费。有的还造成了建设工期的严重拖延,妨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在地方高校基建管理工作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基建工程廉政监督, 有利于把握基建工程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堵塞机制制度方面的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对治理和预防高校基建工程领域腐败,打造廉洁基建工程,促进高校基本建设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三、在基建管理中实施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在高校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意义尤为深远。特别是处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高校不仅是文化和科学的前沿领域,还是信息与观念更新的先锋阵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真正进入校园、融入学校基建管理工作,对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基建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构建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新体系,是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5]。实施廉政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基建管理中构建反腐倡廉工作体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结合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

(一)积极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空间

过去一段时期,廉政教育不太重视发挥廉政文化功能,廉政教育主要在党员和干部中开展,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多以文件传达、理论学习为主。存在范围小、教育面不宽,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时间长了容易被淡忘等教育效果不佳之处,难以形成崇尚廉洁的廉政文化氛围。较之传统的党风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设更加系统、更为广泛,也更加科学。表现在:

(1)广泛性。通常意义上,党风廉政教育的“主体”是党政干部,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而廉政文化建设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职工全员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之中,更加符合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更能体现反腐倡廉工作的社会性和广泛性。

(2)丰富性。廉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促使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经过实践检验,只要能积淀成一种健康文化、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都可“兼容并蓄”,如廉政观念、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廉政文学、廉政法规等[6]。可见,廉政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3)开放性。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专题学习、自由讨论等学习形式,利用报告、文件、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利用典型教育、警示教育等教育手段广泛开展,所有基建管理人员均能参与其中,廉政文化建设的介入方式具有开放性。

以学校廉政文化为依托,积极拓展基建管理廉政文化建设的空间,改进廉政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手段,为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夯实基础,提高廉政教育的效果。

(二)努力营造廉政文化育人环境

高校廉政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脱离校园文化谈廉政建设或者脱离廉政建设谈高校校园文化,都不能形成真正的高校廉政文化[7]。高校基建管理廉政文化建设,重在培养基建管理人员的廉洁意识和廉政习惯,形成优良的廉政氛围。为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计划的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到基建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廉洁意识,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与遵章守纪观念,依法依规按程序推进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论廉政文化建设与地方高校基建管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民办高校医学生医德培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