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是建筑项目中时间最长、投入最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突发事情较多,工程的连续性较差,因此相比较其工业生产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大化的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将精益化建设用于施工过程中,就要达到成本投入的最小化,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益,但是片面的追求成本最小化,可能会牺牲项目的进度与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有效的解决成本与质量等方面的矛盾,就需要借鉴“TFV”理论,将施工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从而有效的实现进度、成本、质量三大目标的最大化平衡效益。从施工流程的特点看,达到这一目标关键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作业流程标准化,这是精益化施工的基础。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人们施工的依据主要还是老工人的经验,没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施工流程,这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随意性,但是有一些施工程序又接近标准化水平,比如吊装、混凝土使用等等,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的精益化程度,我们需要对流程不标准的那些过程进行优化整合,使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到达到标准化要求。
二是动态的优化作业流程,这是精益化施工的保障。建筑项目完全的工业化生产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因此在建筑现场,我们要以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为依据,根据突发性的事故及时的优化作业的流程,降低工程的损失,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进度与质量都能够有效的实现。
三是做到科学物流管理,这是精益化施工的手段。“零库存”的物流管理是精益建设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在施工现场中,在有限的场地上可以不专门为材料的堆放设置仓库,就可以减少现场上的管理人员,留出更多的场地组织物流交通,这样从理论上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有效的提高施工的效率。
3、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精益建设理论应用效率的建议
在建筑行业中的精益建造不同于工业生产行业的精益生产,我们要在掌握精益生产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建造过程进行整合改造,使其成为一个功能性十分完善的项目系统。总的来说,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精益建设理念应用的有效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建筑行业的数量、从业人员人数也在急剧增长,但是由于增长速度过快,后续的管理理念跟不上增长的速度,因此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相较于国际标准来看还差有很大的距离。精益建设理念是当前国际社会推崇的一种建筑管理模式,我们将其应用到建筑行业中有利于督促建筑企业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注重提倡项目管理人员从管理工作的小问题着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变长时间来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将一些建筑工程中没有兼职价值的任务转移出去,从而使得建筑企业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向着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提高成本管理,节约建筑企业生产成本。相比较国际化的建筑生产成本而言,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成本都是比较高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模式在竞争上没有价格优势,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造成企业效益缩小。将精益建设纳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根据精益理念整合相关的制度、技术和信息,从而制定出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人、财、物分配方案,使建筑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另外,精益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的建筑企业组织结构逐步的转向以价值流为基础的组织机构,从根本上上杜绝浪费问题的发生。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是当前建筑行业遇到的重要瓶颈,要想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需要企业的努力培养。精益建设提出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各项活动都要按照精益原则进行设立实施,对于企业内部的人员也要按照精益原则不断的转变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我工作的目标,不断的完善自我工作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定期定时的对施工管理人员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与水平,从而保证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4)注重国际地位,提升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都以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模式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确实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不断的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国际建筑行业中占据一定地位就成为了一个问题。而精益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使得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创造的价值在不断的提升,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精益建设的应用,可以大大的提高建筑质量和水平,有效的缩短工程的周期,减少施工人员的投入,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大大的提升企业的市场应变力,从而使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