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住宅小区;绿化设计;生态环境
1、住宅小区的特点
住宅小区有以下特点:①规划建设集中化,使用功能多样化;②楼宇结构整体化,公共设施系统化;③产权多元化,管理复杂化。城市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自然边界线所分隔,不为城市道路穿越的完整居住地段。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居住小区的人口密度也在相应增大,这对居住小区的建设,特别是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住宅小区“以人为本”的绿化设计
在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体现人性化设计,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模式。因此, 在园林绿化设计前就要了解居民的活动社会环境空间、地块长度大小、人口结构图、人口密度多少、相应的设施建设、各种功能要求等。还要了解他们的各种日常生活轨迹: 早间运动轨迹、上学放学的路线、上班下班的路线、文体活动的场地、散步的路线、购物的场所、休闲的场所等; 周到的考虑好各种行为之间的联系, 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设计路线图; 做好音量控制、合理的交通疏通、各种设施配套间的科学性、各空间的独立性和交融性、环境资源消耗以及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 将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从而进行取舍, 最终达到适应性。比如, 有的小区道路设计的不合理性, 不采用两点间直线的距离最短原则, 忽略了人们对交通的方便需求, 几分钟的路程就因为这样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 有的小区绿化设计没考虑居民的实际需要, 只一味追求引用贵重的外地树种, 未能起到调节生态环境的功能,造成浪费贵重树苗也容易引起环境问题; 有的小区在景观设计上只考虑材料高档, 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的生活环境,造成许多材料中看不中用,形成资源浪费。因此, 要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 以防出现不良设计。园林绿化设计尽量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更重要的是在全方面的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的分布、职业和生活习惯、生理需求和心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面的人性化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每一个小细节都能体现以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住宅小区的生态绿化设计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从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住宅小区设计者尽量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 只注重短期效果是不行的, 不能忽视长久的生态效益。小区应该以当地生态系统为基础, 提高小区周围的环境质量, 维护小区周围的生态平衡。这也是投资环境的长远需求, 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因此, 生态学原理的运用是进行小区绿地设计关键性的一步。生态环境是根据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共生、循环、竞争的关系、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学等原理, 将灌木、藤本、攀岩植物、地被植物因地制宜的相互配置在一个环境中, 有密度、彩度、层次,使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
3.1 要合理规划布局,不得留裸露土地。
应把居住区绿化、道路、铺装地面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把有限的空间充分利用。应统一绿化到建筑散水,有条件的绿地要抬高30 - 40 厘米,便于养护管理。道路尽可能是靠北侧阴面,不能绿化的地方要铺装。
3.2 多裁落叶乔木和攀缘植物
树种选择,各居住区及至各楼间可有所不同,以求其特色立意,但都应以落叶乔木为基干树种,使其夏日有荫灌,冬季不遮阳,便于管理,利民生活。要尽量利用墙面栽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视率。应有一定数量的耐荫木和耐荫地被植物作为下木,形成上、下两个层次或上、中、下三个层次,以增加叶面系数。除此之外,还要有适当的草坪、宿根花卉或草花衬托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