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商贸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地方债规模达到60458.40亿元,且发行范围覆盖到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4个计划单列市。鉴于我国在地方公债的发行、运作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尚不成熟。因此,文章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地方公债的研究方面以及国外地方公债发行较成熟的几个国家的地方公债运作与风险管理模式后,给出了几点值得我国去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地方公债;风险;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077
[作者简介]江依(1987—),女,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在我国当前实施“营改增”改革和结构性减税的大背景下,对于我国的地方财政收入而言,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目前地方财政对于民生支出、“三农”支出等金额较大,而中央财政的配套资金在一定时间内难以由经常性收入进行安排,因此地方政府收入需要通过举借债务来进行筹集。2009年,我国开始由国家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且分配额度为2000亿元;2011—2013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总额分别为2000亿元、2500亿元和3500亿元;2017年,我国下达6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和3.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
不容忽视的一种情况是,地方政府的资产的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各项债务时,地方政府则可能面临着财政风险。因而偿债机制的建立就越发显得重要。
近些年来,地方政府的各类经济建设支出已经表现为一种常态,下面截取2009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数据来进行说明,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自2009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来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处于缓慢的上涨趋势。
下面再看2009—2015年我国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情况表,其中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均包括了内外债务利息支出。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2009—2015年以来,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0%以上,并且呈逐年上升之势。
对比上述两个表格中的数据,虽然我国自2009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呈逐年扩张的趋势,但是相对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数据来看,显然前者的扩张显得力度不够。这说明,我国地方政府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事权,而财权的配置与事权的配置不太对应,有可能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不断加大。
下面来看其他几个地方债发行相对较成熟的国家的模式。
1 美国
美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历史较长,并且主要以市政债券为主。该市政债券的发行方式有公募和私募两种,其中以公募债券为主。同时,美国通过引入各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对各地方政府的信用情况进行评级,评定的结果直接公开化,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约束地方债券发行的方式,投资者可以根据地方政府的信用评分来决定是否购买以及购买的数量的多少,因此,地方政府信用级别的高低对地方债券的发行和流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