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支精干的队伍。以“人格塑造人格、爱心培育爱心”为主题,开展班主任工作“六个一”工程,即每月一次工作例会,精读一本德育书籍,撰写一篇教育论文,开展一次工作沙龙,进行一次家访活动,创建一个优秀集体。着力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呈现一种生动的状态。真正的德育应该是一种体验,在体验活动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和个性心理才是最有价值的。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从“少年警校、养成教育、科技创新、书香校园”等特色项目入手,为孩子们提供体验的空间,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在体验中升华。
2.让教学回归本色。以理念支撑课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学校注重思想引领,逐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努力让教师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真正建构有效课堂。以“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为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探究中发展,在合作中提高。
以培训提升教师。组织教师参加“现代与经典”“千课万人”等高规格的观摩学习,通过“聆听窗外的声音”,拓宽视野;适时向教师推荐名家著作,人手一册,组织学习讨论,通过“与大师对话”,转变教学理念;通过主题教学比武,在实践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教研活动形式多样,有集体备课磨课、主题学习研讨……在思想碰撞中逐步走向成熟与深刻。
以管理打造品质。向管理要质量,注重“七认真”过程管理。精心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有重难点的突破,更要撰写设计意图。精心上课,遵循“少教多学,以学论教”的教学原则,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精心布置作业,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宁缺毋滥”的要求,精心设计每课一练,做到堂堂清,日日清。精心辅导: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原因,认真研究辅导对策,切实提高转化效果。精心督导:形成周查、月检制度,以书面方式总结可取之处,指出改进方向,以推门的形式开展随堂听课,并进行随堂测试,以“面对面”“心对心”的要求及时反馈,帮助教师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让管理回归本原。一是注重常规管理。化繁为简,让教育理念变成明明白白的工作要求。学校常规管理内容涵盖学校工作的全部,管理中需要用智慧用心经营,让每项工作都形成简约、明确的工作要求,让管理者人人知道该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真正让工作要求成为每个教职员工的自觉追求。二是注重过程管理。求真务实,让管理目标成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步骤。形成目标管理制度,让全体教职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追求,管理中不光注重结果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拒绝浮躁,拒绝功利主义,拒绝形式主义,让一步一个脚印成为每个教师的工作常态,让享受过程成为一种自然。三是注重严格管理。真抓实干,让追求精致变成平平常常的教育行为。管理的成效在于落实,管理的品质在于严格。引领教师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品质的道理,带领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并成为每个教师的良好习惯。
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漫长的过程。以上谈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最核心的部分。落实办学思想、管理理念的过程,就是形成校园文化的过程。我们坚信,在学校正确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一定会科学、可持续发展,一定会实现办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