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见证人,同样这整个事件也是她人生的一部分,她就在活在其中。
三、核心关怀:对人的关注对未来的思索。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诚实又勇敢,她认真的纪念着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无论是《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还是《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的女兵眼中的二战战场,还是《锌皮娃娃兵》里的阿富汗战争,无一不体现着对整个人类当下的命运和处境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思索。
她的作品中永远不乏女人和儿童的声音,这恰恰是她的可贵之处。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前言中,摘录了一段她和历史学家的对话,对话的内容包括了女性何时从军和怎样从军等问题,这侧面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同样,在《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中也有完整的一个篇章替儿童发声,主人公是十七位儿童。这种对女人和儿童的采访也占了很大一个比例的表现,说明她从更人性的角度来看待战争,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她认为在这本书中对人的生命,对地球上的生命的态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际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意识形态等是否合理的标准。
阿的作品中,无论是对那一个发生在20世纪灾难的叙述,都不难发现一种思索精神,一种探索人类面对战争,面对苦难,面对悲伤时的感受。
阿列克谢耶维奇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切尔诺贝利,却写出了最真实的灾难。她作为作者的发声为数不多,但是她却通过多元的小人物,发出了最深切的反思和恒久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1998.
[2]S.A.阿列克谢耶维奇,《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
[3]S.A.阿列克谢耶维奇,《我是女兵,也是女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