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过程,它包含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而以求异思维为其主要成分,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是从已知的信息出发,沿不同方向去思考,寻求多种多样的合乎逻辑的答案的思维过程,求异思维是创造的尖兵和先导,是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和核心,只有通过求异思维,才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创新思维成果,因此,发展发散思维,对培养创造力有重要的作用。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半径分别为5cm和3cm的圆形纸片,通过两张纸片的位置变化可以很形象地发现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加深了对两圆位置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动手探索数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3.4 培养联想的创新思维。
联想指由一事物而想到其他事物的思维跳跃,联想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设计出一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具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所求的问题与熟知的信息相类比,进行多方联想,将式子结构、运算法则、解题方法等进行引申、推广或迁移,可由已知探索未知,由旧知发现新知,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变灵活力。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勤学习,多思考,多探索,给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学会思维方法,创造一种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下逐步学会思维方法,丰富思维内容,提高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光千主编的《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新华出版社,2005年4月.
[2]孙杰远编著的《初中数学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3]喻平等编著的《数学教育学导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