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职生;中职数学;数学课堂
中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既要给学生打下一定的文化基础,又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养。中职生不同于普高生,在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心理、行为、素养等方面都有差异,因而中职专的课堂也有别于大家传统的印象。本文通过分析中职数学课堂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1 多方向的职业发展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前提
进入职专来学习的大部分都是九年义务教育下发展欠缺的学生,他们刚刚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来到职专可以说心态很复杂。有想认真学习弥补中学缺憾的,有的是继续沉沦在中考的失误中的,有的很高兴可以继续像初中一样潇洒玩三年的,同时很多学生家长觉得小孩上职专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们不相信职专办学质量但是又没有别的办法。让小孩去私立读高中吧,没有经济实力,去打工又太小,不忍心,在社会上飘着又不安全。对小孩在职专有所出息不抱太大的希望,和普高学生与家长全力冲刺考大学区别很大。因此教师最好不要在开学初就给学生上复杂的课,更不应该打击他们上职专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分析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对比和读普高对文化课要求和成材的差异,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改变对职专学习的偏见。当然如果学生的家长能够参与且了解就更好。
职专生的发展方向大致有:(1)初中基础不错,学习认真有毅力,有理想,强烈想上大学。(2)家里有条件,个人好学,技能方面优秀,各方面的原因先工作再打算。(3)学习还好,特别是技能方面,多考证为毕业准备。(4)好玩,轻松度过三年,可能毕不了业。(5)在三年中可能因为表现不好被学校开除。
我们除了帮他们分析,我们还可以联系往届的各类学生和他们交流,交谈。让他们感觉老师所言不假,让他们体会专业的优势。在这五项中前三项的学生应该是学习有目标,有动力的。这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会在数学上有所发展。而后两项的学生我们不要放弃,多和他们亲近,多和他们交流,开导。即使他们不喜欢数学也要在数学课堂上有端正的态度和想进步的行动。即使他们没有学习到数学知识也会感受数学的思维和方法。
2 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手段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我们很多职专数学老师至今还在沿用的,一本教材、一课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可以教学一辈子。而且越是学生不爱学,他们越不想改变,感觉花费了时间、精力,得不到学生的配合,没有成就感,不值得。如果这样,即使学生有了好的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想法,遇上传统的数学教师,后果可想而知。毕竟到职专来的学生很多都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下痛苦生活九年的,不说是惊弓之鸟,也是谈虎色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于是改变传统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说出来,比起来。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是我们职专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这里介绍一下对数学教学帮助较大的分层与分组合作相结合,任务驱动与趣味数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所谓分层与分组结合是在开学初根据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和学生平时和在课堂上的表现把学生分成四类,并和班主任协调将班级分成5~6个小组,每个小组7~8人(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每个组中这四类学生都有1~2名,每组将课桌摆成U型面对黑板,每个组确定组长和副组长两人负责,当然组长和副组长选择得好可以带动全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成为小组的老师。当下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小组学习可以化解他们平时的孤单,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有一种全新的学习感受。当然分层与分组最重要的还要考虑到教师在目标、备课、授课、评价等方面和学生在练习、问答、作业、测试等方面的分层,让学生感觉容易参与,参与不分先后,参与不分个人与小组,参与都会有表扬和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