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2)
2021-05-13 11:14
比如,在学习《蛇与庄稼》一文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同学们,蛇和庄稼本来是两种毫不相关的东西,本篇课文为什么把蛇和庄稼联系在一起呢?这样学生就会认真阅读课文,并且从文中寻找答案。又比如在设计《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针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故弄玄虚,把课文变成一个有趣的、情节紧张的话剧,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地分析课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如此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
五、合理设置教学提问,增加学生学习自信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真正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常只有那么三到四个,这些问题也常常是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回答得完全正确的。当学生给出的答案不是那么准确时,不要批评,可以赞扬他的某一个观点,也可以表扬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态度,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一节课不可能只由三到四个问题引导教学,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班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这样,可以给更多中等偏下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个时候,针对他们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小燕子一共去了菜园几次?燕子妈妈是怎么对小燕子说的?小燕子是怎么回答妈妈的?”这些是学习课文的关键问题,但除了这几个问题,我们还可以问学生:“生活中,你的妈妈是用什么语气跟你说话啊?”帮助学生揣摩朗读课文的语气,还可以问:“你家的菜园里有哪些你认识的蔬菜?”让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学习课内知识。总之,尽量将问题细化、阶梯化,使问题更具启示性,同时又可以兼顾班级整体水平,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所在,这样的课堂气氛是最和谐的。
六、教师的地盘学生做主,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
说起课堂教学,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学生坐在讲台下认真倾听。一直以来,讲台都是教师的地盘,教师站在上面“发号施令”“指点江山”,主宰了整个教学活动。实际上,小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都有巨大的潜能,他们不但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喜欢表现自己,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为他们创造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以及展现自己的机会,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了活跃课堂气氛的形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交给学生,即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这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方法。此外,把讲台交给学生,也能够使教师对学生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能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亮点和不足,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引导,进而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