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在刻画作品人物时,虽然每一处都看似闲来之笔,但通过一系列的剖析后发现,每处人物刻画都有其含义。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将很多幽默元素融入其中,在幽默表现手法下,使得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特点完美融合。使得幽默表现手法与社会现状息息相关,使得人们同情苏比的同时,也会陷入对社会的思考中。作品中苏比与教堂的桥段让笔者记忆深刻。当苏比走入教堂时,苏比不再渴望监狱白吃白喝的生活,而是意识到自身已经坠入堕落岁月,感到非常懊恼。但最终苏比受到了上帝原谅,苏比不再是到处犯罪、不再是渴望监狱的人,而是重新拾得活着的意义。教堂情节与作品主线形成巨大反差,让读者眼前一亮,并引导读者在思考作品内容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的思考自己。
(二)夸张幽默的语言风格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将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语言描写中,构成了文章最大亮点。《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语言应用多以真实、简朴的描写为主,但也不乏一些理性、一些思考。例如,苏比想要调戏良家妇女实现进入监狱的目的地,将自身塑造成地痞流氓的形象,调戏站在警察面前的文静貌美的女子,如果苏比被警察抓到,在监狱中,苏比在冬天就有了保障。苏比清了清嗓子,对着女子说道:“比德莉雅,不想去我院子里玩玩吗?”但话题一转,这位女子转身说:“当然,迈克。如果你肯给我买一杯啤酒的话,要不是警察老盯着我,早就想和你搭腔了。”作品中看似跌宕起伏的剧情,但透露着巨大反差与黑色幽默,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反思。但从更深层次分析,苏比让自身变成反面角色,而所调戏的女子是正面角色,只有欺负正派女人才能够满足苏比的愿望,这时对当时美国社会巨大的讽刺。可见,欧?亨利在作品语言表达上功夫之深,通过多种幽默描写手法,表达当时社会的扭曲,虽然很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更多是笑点,但通过细心品味,会让读者细思极恐。
结束语: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提供过幽默描写手法,把故事情节、人物特点刻画的十分精细,人物与情节也是环环相扣。作品主要突出苏比为了生活故意犯罪进入监狱。在读者认知语境、情景语境的制约下,能够让读者更深程度认识到文本整体含义,为文学欣赏提供了全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张科伟.浅析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J].科技视界,2016,(17):157.
[2]吴娟.《警察与赞美诗》中幽默手法的分析[J].语文建设,2014,(1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