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城市管理的探讨(2)
2010-06-15 18:28
目前,我县创建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工作已如箭在弦,在县委县政府这个研讨会上,我从探讨交流出发,结合我县实际,谈一些对策和设想。
西部大开发已经全面启动,国家政策扶持,经济战略转移,大量能源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部分微污染企业纷纷西进,商机无限,西部地区呈现出一片加快发展的喜人局面,我县又是全省丘区试点县,应该说是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当站在“大城管”的角度积极探索,有的放矢,更好地促进我县城管工作。
一是更新城管理念,澄清认识,准确定位。我县城市管理走到今天,从1998年新西门灰尘满天、无处落脚到基本整洁优美、焕然一新,应该说绝大多数市民对城市已培养了认同感、归宿感。抓城市管理,已经不再是县委、县政府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着力改善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吸引投资的有效手段。谁也不愿意成天与乞丐打交道。外地客商凭什么到三台落户,首先是城市形象,是三台市民较高的素质吸引了他们。城市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加强城市管理才能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通过加强城市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把最活跃的城市主体--人的因素同其他各种物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社会和谐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新跨越。
二是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按照责任主体唯一、责权费相一致的原则,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和属地管理。从横向角度看,由于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应当建立职责明确,有统有分,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提升城市主管职能部门的地位,突出城市管理协调作用,力求形成城市政府主导、主管职能部门统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无缝隙化管理新格局。要进一步增强城管执法大队的综合执法功能,以利于降低城市管理成本,减少相互扯皮、推诿,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从纵向角度,要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和属地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作用,该下放的权力要下放,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强化属地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以潼川、北坝两镇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协调一致搞好城市管理工作,力求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合,信息联网的社区城市管理模式。
三是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要树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政府城管新理念,克服大包大揽,将政府部分经营性职能通过市场中介组织来承担。政府集中精力和财力做必须由政府做而又能做到位的事情。对城市管理养、护作业等项目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一些引导性的规划和政策,调动各个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益的目的。比如珠海等城市已将城市广告、空间使用实行有偿拍卖,利用市场杠杆促进城市管理。我县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步子,城市环卫工作已经引入市场机制,城市空间、广告有偿使用问题,县建设局已提出了初步方案,县委、县政府也正在探索实施。
四是强化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意识。城市管理的立足点是公共服务,市民是城市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城市管理仅靠城管执法部门是难以管到位的,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的力量,才能真正管理好城市。因此,要精心设计载体,形成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增强市民城市管理意识,引导市民协调一致搞好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特别是要广泛发动组织广大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要充分挖掘广大市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邻里互助的精神,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动员广大市民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扩大城市管理的宣传面,使每个市民都感到自己是城管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分享城市发展和管理成果,形成城市管理,人人有责 的良好氛围。
五是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综合性特征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提供了客观条件与依据,也是城市管理法制化的一个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加大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力度,为解决城市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执法机构林立,职能交叉割据,有利的事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问题提供体制保障。现在,全国已有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大中城市和3个直辖市经国务院批准,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探索性工作,比如珠海、苏州、上海都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效实施其交通、卫生、环保等方面执法的统一。实践证明,综合执法是合乎现代城市管理要求的执法形式,有效地解决了综合执法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为提高管理城市效能,最大限度提高综合执法效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了一条有益的路子。
关于我县城市管理的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