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园区工业发展的调查思考(2)
2010-06-17 16:55
2、实行资产扩张,培植规模特色。
思路是,以那些规模效益高、市场覆盖面大、自主开发能力较强的企业为“龙头”,通过资产重组,扶持一批大而强的企业集团,作为区域工业经济的骨干和支撑。根据新村现有的企业规模和基础,我们正在分三个层次进行资产扩张:一是抓住羚锐制药,联合一批相关、相近、相连、相似的企业,发展成医药产业群;二是以科氏集团为“龙头”,将其发展成充当财税支柱的区域性企业集团;三是以那些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名特优产品为龙头,通过产供销有序结合的形式,发展一批小而精、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特的小“巨人”企业。
3、实行产业扩张,培植产品特色。
思路是,发挥农业大区农业资源丰富的特色,围绕农业办工业,立足原料办工业,面向农民办工业,开发一批工农业相关度高、互补性强、带动范围广的地方产品。以锦秀园林、张垌蔬菜、文士湾奶牛养殖为带动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立足农业,主攻食品工业,大上绿色产业,更是培植特色的产品,形成区域工业特色的题中之义。
4、实行地域扩张,培植市场特色。
思路是,将那些产品质量好、地方特色浓的工业产品,实行内地生产、沿海扩销或内地初加工、沿海深加工以及借知名品牌、在区内生产等形式,把本地产品打出去。当然,实行地域扩张,要求本地产品独具高质量和地方特色,否则,产品、产业别无互补性,只能是孤芳自赏。
5、实行企业性质扩张,培植所有制特色。
打一”抓工业,眼睛只盯住几家国有企业,甚至是几家预算内国有企业,这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今天已不合时宜。抓工业、兴特色,一定要实行企业性质扩张,全方位地发展工业,大视野地拓展工业,不论何种所有制、何种企业类型,只要产业有特色、产品有市场、企业有效益、发展有前途,就要作为地方经济的重点,予以各方面的倾斜,促其朝着特色更浓、效益更好方向发展。几年来,我们按照“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思路抓工业,将重点企业调度对象从原来的预算内企业扩展到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效益指标月统计从预算内工业延伸到整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领导挂钩实行多种所有制重点企业并举,技改投入实行各类企业统筹,现场办公实行多种成份工业兼顾。这样做的好处,是将有特色的多种所有制工业有序连接,组合成区域工业发展新特色。
三、在调控中培植特色
特色在于创造,在于开发,当然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调控。笔者体会,要发展地方工业特色,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1、在科学规划中提炼特色。
不能无的放矢,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这个规划既要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精神,更要融合地方特色。这就要求我们知上情、察区情、洞悉下情,找准三者结合点。规划一旦形成,就要广泛宣传,大造声势,在区域内形成共识;就要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按规划要求上特色项目,办特色企业,开发特色产品,不能再搞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对那些无视规划,自行其是,乱上的项目、滥办的企业,尤其是既不特色又无效益,既耗资源又致污染的工业企业,则应坚决关停并转。
2、在合理布局上突出特色。
布局工业项目,既要考虑工业集中度,开辟工业开发区,又要考虑特色产品对外辐射的便利,把那些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项目,如名特优稀产品、绿色食品、有区域优势的价廉物美产品等布局在紧靠交通要道、紧靠消费市场的工业区内。根据这一定位,我们以“一点两面、三线挂珠”为思路,在二条交通主干线上展开工业布局,这对于集中发展新村工业特色大有裨益。
乡镇园区工业发展的调查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