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分配论”的重要意义(2)

2010-06-15 19:16

(三)       有利于国有资本投向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我国国有企业规模大、

资金雄厚、人才储备相对较多。分配制度明确了按贡献分配,形成了新的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雄厚的国有资本投向一些能产生巨大效应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比如:把雄厚的国有资本合理投向重大科研项目的科技攻关,争取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达国家对关键性核心技术的垄断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的很多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在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当今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已经进行新的发展阶段,跨国企业整体转移、研发与制造并重、以新经济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日益加快。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我国科研力量的增强,跨国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竞争中已有很强的危机感,企业向我国整体搬迁、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步伐也开始加快,我国的国内市场在相当程度上也已经被跨国公司所占领。如果我国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加大科技开发的力度,不仅可以占领科技制高点,而且跨国企业高新技术和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的速度也将更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将很快实现,国有资本将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四)       促进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     作为发展中的国家,资本是更为稀缺

的生产要素。国家经济要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到2002年累计利用外资已达4700亿美元。十六大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中提及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海外投资者的收益得到政策的维护,这样就更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

二、“分配论”创新激发管理要素活力    

管理要素是提升总体劳动产出的要素。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当今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中,管理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一般约占20%左右,管理劳动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具有比一般劳动更为重要的作用。单一的体力劳动,没有管理,在今天是完成不了生产活动,也创造不出社会财富的。十六大报告中确立了管理要素在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中的特殊地位,

                  

③引自冯蕾、张玉玲:《贯彻十六大精神 打开创造社会财富的闸门》 《光明日报》 2002-12-2                             2

不仅在理论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而且有利于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管理创新,为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一)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管理积极性创造性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生产要素的

贡献进行分配,市场人士已经明显感到,形成新的激励机制是势在必行。2003年的经济大热门管理层收购(MBO)就是利用股权安排来实现激励管理层,使管理层获得按要素贡献的分配报酬。其中美的MBO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美的企业经理层用借债方式融资购买股份,管理层收购所需资金10%以现金方式缴纳,其余90%则以美的股权质押从银行贷款。通过收购,美的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1997年时,美的的经营还举步维艰,如今美的的销售额已经从当时的7亿多元上升到2002年的100多亿元,出口额达到2亿美元。④美的的成功成为全国企业津津乐道的版本。职业经理持有公司股份,成了企业的所有人,一旦成为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利益也就是管理层的利益。如果经营较好,他们将获得大的收益,如果经营失败,他们的利益也将遭受损失。管理层参股,可以通过股权约束,使其在更大程度上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负责。这一制度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结合起来,能充分调动其管理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新“分配论”的重要意义(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